高舂
拼音
gāo chō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āo的字 拼音为chōng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 拼音为chong的字基础解释
日影西斜近黄昏时。详细解释
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渊虞 ,是谓高舂;至于 连石 ,是谓下舂。” 高诱 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刘文典 集解:“《初学记》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韦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 唐 皎然 《浮云》诗之三:“浮云浮云,集於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折坂未登车倒退,游山正好日高舂。”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高舂-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高舂
【出典】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东汉·高诱注:“高舂……民碓舂时也。”
【释义】 古人称傍晚时分为高舂。
【例句】 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柳宗元《柳州寄丈人周韶州》3935)这里说,在暮色中,自己独坐空斋沉默不语。
高舂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高诱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刘文典集解:“《初学记》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
●南朝梁王僧孺《为韦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
●唐皎然《浮云》诗之三:“浮云浮云,集于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清赵翼《遣兴》诗之三:“折阪未登车倒退,游山正好日高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