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拼音
gāo笔顺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𠃌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gāo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高-中華語文大辭典高ㄍㄠɡāo1.上下距離大;離地面的距離大(與「低」相對)。[例]樓房很~|山~水長|瞭望塔真~。2.高度;上下間的距離。[例]樓層~3公尺|這棵樹~16公尺。3.高的地方。[例]居~臨下|登~望遠。4.地位、等級在上的。[例]~層人士︱~級小學︱~等學校。5.超出一般的;大於平均值的。[例]水準~|產量~|~風險|~蛋白。6.敬辭。用於稱跟對方有關的事物。[例]~壽|~見|~論。7.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8.聲音頻率高的。[例]~亢|女~音。9.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的垂直距離。10.臺灣高雄市的簡稱。11.▲指高速公路。供汽車高速行駛的公路。中央分隔雙向行駛,出入口完全控制,除起訖點外,均採用兩旁封閉和立體交叉的橋梁與匝道。特點是速限較普通公路高。12.姓。13.二一四部首之一。
高-中華大字典1、高讀音:居勞切,音羔,豪韻。釋文:
❶崇也。象臺觀~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見《說文》。《段注》:倉舍皆从口。象築也。合與屮皆象~。
❷臯也。最在上臯。韜諸下也。見《釋名釋親屬》。
〔按此卽爾雅爲~祖王父之義〕。
❸穹~也。《書大傳》:五分內以一爲~。
❹貴也。《呂覽離俗》:天下愈~之。
❺尊也。《唐書蕭嵩傳》:位~年艾。
❻大也。《國策齊策》:夫救趙~義也。
❼老也。《漢書武帝紀》:奉~年。
❽安也。《漢書高后紀》:足下~枕而王千里。
❾遠也。《左哀二十一年傳》:使我~蹈。
〔注〕:~蹈。猶遠行也。
❿山陵也。《國語周語》:而聚於~。
⓫敬也。見《廣雅釋詁》。
⓬養也。見《廣雅釋詁》。
⓭~遠。三辰也。《禮記樂記》:窮~極遠而測深厚。
⓮~明。謂樓觀也。《禮記月令》:可以居~明。
〔又〕:猶亢爽也。《左文五年傳》:~明柔克。
〔又〕:顯寵者。《書洪範》:無虐煢獨而畏~明。
⓯~下。猶屈伸也。《左宣十五年傳》:~下在心。
〔又〕:原隰也。《荀子王制》:相~下。
⓰~~。起臺榭也。《國語吳語》:~~下下。
〔又〕:天也。《詩敬之》:無曰~~在上。
⓱價昻曰~。〔韓愈詩〕:少室山人索價~。
⓲聲壯曰~。〔朱熹詩〕:~歌夜半雪壓廬。
⓳優等曰~。《後漢質帝紀》:以~第五人補郞中。
〔按鄭玄傳。~足弟子。亦此義〕。
⓴隱者稱~。《南史何胤傳》:世謂之何氏三~。
〔按此謂何胤、何求、何點也。笠澤之濱有三~祠。則祀范蠡、張翰、陸龜蒙者〕。
㉑山名。謂岐山也。〔詩天作〕:天作~山。
〔又〕:四嶽也。《詩般》:陟其~山。〔在今甘肅隆德縣東南二十里。俗名美~山。山海經西山經。~山、其上多銀。則別爲一山也〕。
㉒水名。《山海經北山經》:京山~水南流注于河。
〔又〕:~河。亦水名。《漢書地理志》:涿郡~陽縣。
〔注〕:應劭曰。在~河之陽。
㉓州名。有二。唐置。一、屬嶺南道。當今廣東茂名縣治。一、羈縻劒南道。當今四川~縣。
㉔~麗。國名。漢世名~句驪。後爲朝鮮。又改韓國。今屬日本。
㉕~粱。稷屬。本名蜀黍。一名木稷。俗呼蘆粟。黏者可和糯釀酒。稱~粱酒。
㉖通膏。《素問生氣通天論》:~梁之變。
〔注〕:~、膏也。
〔按通評虛實論。肥貴人。則~梁之疾也。腹中論。今禁~梁。膏梁、皆作~梁〕。
㉗姓也。齊太公之後。食采於~。因氏焉。出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五望。孔子弟子有~柴。孟子弟子有~叟。
〔又〕:~堂。複姓。漢~堂生。
〔又〕:~陽氏。~辛氏。竝複姓。
2、高讀音:居號切,音誥,號韻。釋文:度高曰~。《左隱元年傳都城過百雉注》:一雉之城。長三丈。~一丈。《釋文》:~、古報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