骼
拼音
gé笔顺
丨 𠃍 𠃍 丶 ㇇ 丨 𠃌 一 一 丿 ㇇ ㇏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gé的字 拼音为ge的字基础解释
骨头:骨~。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骼-中華語文大辭典骼骼ㄍㄜˊɡé骨的統稱。[例]骨~。
骼-汉语大词典骼ge
ㄍㄜˊ
〔《广韵》古伯切,入陌,见。〕
亦作“髂”。
1.枯骨;尸骨。亦为骨的通称。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掩骼埋胔。”
●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祠骸府阿,掩骼城曲。”
●清高其倬《碧云寺》诗:“请肆彼遗骼,存此招魂邱。”
2.股骨。
●《仪礼·必牢馈食礼》:“肩臂臑膊骼正脊一。”
郑玄注:“膊骼,股骨。”一说指腰骨。见王筠《说文句读·骨部》“骼”
●引《埤苍》。
●唐韩愈《县斋有怀》诗:“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é
1、[骨骼]gǔ gé
人和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通常说的骨骼指内骨骼。(图见“人的骨骼”)
2、[枯骼]kū gé
枯骨残骸。
3、[穴骼]xué gé
即色子,又称骰子。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六赤打叶子》:“房千里《骼子选格序》云:‘开成 三年春,予自海上北徙,舟行次 洞庭 之阳……遇二三子号进士者,以穴骼双双为戏,便投局上,以数多少为进身职官之差数。’”清 赵翼《陔馀丛考·骼子四绯》:“按 李洞 诗曰:‘六赤重新掷印成。’六赤亦骰子名也,又曰穴骼,又曰明琼。”
4、[筋骼]jīn gé
筋肉与骨骼;体格。
5、[遗骼]yí gé
同“遗骸”。明 李东阳《冬青行》:“穆陵 遗骼君莫怨,得葬 江 南一抔足。”明 沉德符《野获编·果报·冤报》:“我案定无活理,但富有金宝,分匿某地某地,君可尽取之,为我殮遗骼,少賑我妻子,足矣。”清 陈廷桂《田家词》:“前年旱,草根树皮存者罕;去年疫,遗骼多於道旁石。”
6、[胔骼]zì gé
骸骨;尸体。唐 卢肇《汉堤诗序》:“今天下灾于 有汉,庭垣尽瀦,胔骼在淖。”清 戴名世《孑遗录》:“﹝ 张利民 ﹞为 桐 数年,掩胔骼,賑饥荒。”
7、[朽骼]xiǔ gé
枯骨。借指博戏中的骨骰子。
8、[骸骼]hái gé
指尸骨。
9、[掩骼埋胔]yǎn gé mái zì
指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