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
拼音
qū ch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ū的字 拼音为chú的字 拼音为qu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基础解释
赶走;除掉:~蚊蝇。~邪恶。~不良情绪。详细解释
驱除:1.排除;赶走。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乡 秦 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 司马贞 索隐:“言驱除患难耳。”《新唐书·陈子昂传》:“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 元 萨都剌 《桃源行题赵仲穆画》:“ 长城 远筑 阿房 起,黔首驱除若螻蚁。”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添设御林兵保卫天京诏》:“有事同心勤努力,驱除小丑天威扬。”
指被赶走的人或事物。
《北史·僭伪附庸传论》:“观其递为割据,亦一时之杰,然而卒至夷灭,可谓 魏 之驱除。” 宋 李纲 《论秦隋势之相似》:“然则 秦 隋 者,其 汉 唐 之驱除乎?”
敺除:驱赶,扫除。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驱除-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驅除
驱除-汉语大词典驱除驱赶,扫除。
驱除(2)1.排除;赶走。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
●司马贞索隐:“言驱除患难耳。”
●《新唐书·陈子昂传》:“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
●元萨都剌《桃源行题赵仲穆画》:“长城远筑阿房起,黔首驱除若蝼蚁。”
●太平天国洪秀全《添设御林兵保卫天京诏》:“有事同心勤努力,驱除小丑天威扬。”
2.指被赶走的人或事物。
●《北史·僭伪附庸传论》:“观其递为割据,亦一时之杰,然而卒至夷灭,可谓魏之驱除。”
●宋李纲《论秦隋势之相似》:“然则秦隋者,其汉唐之驱除乎?”
驱除(3)(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qū chú
1、晚上停电了,妈妈用手中的蒲扇为我驱除炎热。
2、如果我的祝愿,能驱除你的烦恼,那么,就让它随这温馨的春风,吹进你的心谷吧!
3、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萧伯纳。
4、我爬上梯子,让自己一头栽在床上,希望睡意能驱除我的胡思乱想。
5、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百战百胜,驱除了倭寇。
6、这是肘腋之患,不若我们先下手驱除了他。
7、五四运动时期,许多爱国青年走上街头,大声疾呼:驱除列强,挽救祖国。
8、用符咒驱除百日咳是不可能的。
9、妈妈喜欢在客厅里点上一支线香驱除蚊虫。
10、镇咳药和一些抗组织胺类药物能帮助驱除烦人的咳嗽。
11、作为梵蒂冈城的首席驱魔师,他的职责就是把魔鬼从人身上驱除走。
12、据说戴香布囊可以驱除邪气呢。
13、比如有的药物性烈如火,可以驱除体内阴寒。
14、修者驱除心中懦弱,遭凡砥砺,血肉铁石,无坚不摧。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qū chú
1、[排除]pái chú
除掉;消除:~积水。~险情。~万难,奋勇直前。
2、[撵走]niǎn zǒu
1.指靠法律的力量或靠行使暴力等强制手段排除或剥夺。 2.赶走(如侵犯土地者)或逐出。 3.驱向他处;驱赶。
3、[摈除]bìn chú
排除;抛弃:~陈规陋习。
4、[驱赶]qū gǎn
赶走;迫使撤退。
5、[斥逐]chì zhú
驱逐:~入侵之敌。
6、[扫除]sǎo chú
1.清除肮脏的东西:大~。室内室外要天天~。 2.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障碍。~文盲。
7、[清扫]qīng sǎo
彻底扫除:~街道。
8、[消除]xiāo chú
使不存在;除去(不利的事物):~隐患。~隔阂。~战争威胁。
9、[去除]qù chú
除掉;除去:~污迹。~顾虑。
10、[驱逐]qū zhú
赶走:~出境。~入侵者。
11、[清除]qīng chú
扫除净尽;全部去掉:~积雪。~积弊。~内奸。
反义词
qū chú
1、[邀请]yāo qǐng
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