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
拼音
sǎo ch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ǎo的字 拼音为chú的字 拼音为sao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基础解释
1.清除肮脏的东西:大~。室内室外要天天~。 2.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障碍。~文盲。详细解释
打扫,清除尘秽。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 唐 李栖筠 《张公洞》诗:“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三国演义》第六回:“ 坚 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三章:“这图书馆真该扫除一下。”
表示虔诚迎宾。
《史记·魏公子列传》:“ 赵王 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廓清,荡涤。
《后汉书·陈蕃传》:“﹝ 薛勤 ﹞谓 蕃 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蕃 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 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扫除寇难,靖匡王室。” 宋 秦观 《进策·治势下》:“臣闻祖宗之时,天下新脱割据战伐之祸,天厌久乱,俱欲无为,而又扫除烦苛之患。”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 秦 兼四海,一切皆扫除之。”
祭扫。
《国语·齐语》:“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此若何?”《新唐书·王琚传》:“母居 洛阳 ,来京师,让 琚 曰:‘尔家上世皆州县职,今汝无攻城野战劳,以諂佞取容,海内切齿,吾恐汝家坟墓无人復扫除也。’”
指妾。语本《礼记·曲礼下》:“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於国君曰备酒浆,於大夫曰备埽洒。” 宋 黄庭坚 《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知公家亦闕扫除,但有 文君 对 相如 。” 任渊 注:“扫除谓箕帚妾。”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扫除-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掃除
扫除-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掃除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ǎo chú
1、在普及教育的同时还要扫除青壮年文盲。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sǎo chú
1、[消弭]xiāo mǐ
消除;制止:~隐患。弭(mǐ):平息。
2、[拂拭]fú shì
掸掉或擦掉(尘土):拿抹布把桌椅~了一遍。
3、[排斥]pái chì
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异己。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艺术上的夸张。
4、[排除]pái chú
除掉;消除:~积水。~险情。~万难,奋勇直前。
5、[消释]xiāo shì
(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前嫌。误会~。
6、[排挤]pái jǐ
凭借势力或运用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
7、[摈除]bìn chú
排除;抛弃:~陈规陋习。
8、[翦灭]jiǎn miè
消灭。《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旧唐书·韩思复传》:“思復 以为蝗虫是天灾,当修德以禳之,恐非人力所能翦灭。”清 谭嗣同《仁学》一:“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报,游惰困穷,至於为人翦灭屠割,揆之上天报施之理,亦有宜然焉耳。”
9、[铲除]chǎn chú
连根除去;消灭干净:~杂草。~祸根。~旧习俗,树立新风尚。
10、[袪除]qū chú
除去。袪,通“祛”。
11、[驱除]qū chú
赶走;除掉:~蚊蝇。~邪恶。~不良情绪。
12、[根除]gēn chú
彻底铲除:~陋习。~血吸虫病。
13、[解除]jiě chú
去掉;消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
14、[消除]xiāo chú
使不存在;除去(不利的事物):~隐患。~隔阂。~战争威胁。
15、[清扫]qīng sǎo
彻底扫除:~街道。
16、[消灭]xiāo miè
1.消失;灭亡:许多古生物,如恐龙、猛犸早已经~了。 2.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蚊蝇。~差错。~一切敢于入侵之敌。
17、[驱逐]qū zhú
赶走:~出境。~入侵者。
18、[打扫]dǎ sǎo
扫除;清理:~院子。~战场。
19、[排出]pái chū
1.使放出。 2.指从比较小的口或孔释放或流出。
20、[清除]qīng chú
扫除净尽;全部去掉:~积雪。~积弊。~内奸。
反义词
sǎo chú
1、[保留]bǎo liú
1.保存不变:遵义会议会址还~着它当年的面貌。 2.暂时留着不处理:不同的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 3.留下,不拿出来:他的藏书大部分都赠给国家图书馆了,自己只~了一小部分。有意见尽量谈出来,不要~。老师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毫无~地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