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
拼音
xiǎng笔顺
丿 ㇇ 𠄌 丿 丨 𠃌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xiǎ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用酒食等款待。 2.薪金(旧时多指军警等的薪金):月~。关~。详细解释
军粮及军队的俸給
老弱转饷。——《汉叔· 严助传》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史記·高祖本紀》
饷无所出。——清· 邵長蘅《青门剩稿》
又如:饷馈(军队的粮食);饷米(军队食用的米);饷事(掌管军粮之事)
薪金 (旧时多指军队或军警等的薪金)。
如:饷銀;月饷
食物
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吴越春秋》
一会儿,不多久的时間。後作“晌”
虽有一饷乐,有如聚飞蚊。——唐· 韩愈《醉贈张秘书》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饷-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餉
饷-辞源3同: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ǎng
1、[军饷]jūn xiǎng
军人的薪俸和给养。
2、[粮饷]liáng xiǎng
旧时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3、[饷银]xiǎng yín
旧指军饷:克扣~。
4、[发饷]fā xiǎng
发薪。
5、[薪饷]xīn xiǎng
旧时指军队、警察等的薪金及规定的被服鞋袜等用品。
6、[兵饷]bīng xiǎng
军人的薪俸和给养。现称军饷。
7、[饷鞘]xiǎng qiào
旧时地方政府装盛送缴中央政府的税收银两所用的木筒。遂以指缴纳的税款。
8、[月饷]yuè xiǎng
旧时兵丁的每月粮饷。
9、[片饷]piàn xiǎng
见“片晌”。
10、[时饷]shí xiǎng
亦作“时向”。“一时一餉”之省,谓短时间。
11、[造饷]zào xiǎng
旧时帮会称杀人移尸于富户,以敲诈其钱财。
12、[赇饷]qiú xiǎng
贿送的财物。
13、[饷章]xiǎng zhāng
关于薪饷的章程。
14、[饷遗]xiǎng yí
亦作“饟遗”。馈赠。《东观汉记·李恂传》:“无田宅财产,居山泽,结草为庐,餉遗无所受。”《北史·辛术传》:“及定 淮南,凡诸貲物,一毫无犯……及还朝,颇以饟遗贵要,物议以此少之。”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四方守宰餉遗,一年咸数百万。”
15、[参饷]cān xiǎng
拜见并送礼。
16、[馈饷]kuì xiǎng
1.馈赠。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馈餉相属,常餘金钱。” 2.指运送粮饷。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承藉世德,不蒙矢石,备战守,驭车僕马,数千里馈餉。”《明史·李善长传》:“从下 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餉,甚见亲信。” 3.款待。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二:“元丰 以来,厨传渐丰,馈餉滋盛。” 4.指粮饷。《陈书·徐俭传》:“臧氏 亦深念旧恩,数私致馈餉,故不乏絶。”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淮 军坐食馈餉,几三十年。” 5.餽餉:1.馈赠财物。餽,通“馈”。《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繇 长子 基 ……居 繇 丧尽礼,故吏餽餉,皆无所受。” 6.军粮。宋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至於远方之民,肝脑屠於白刃,筋骨絶於餽餉……陛下必不得而见也。”《明史·太祖纪一》:“悬军深入,餽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 7.送饭。《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於是咸共嘉之”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性好学,汉 末为诸生,带经耕鉏。其妻常自餽餉之,林 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8.引申指款待。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凡郡县之富民举而籍其名,得钱数百万,以为酒食餽餉之费。”
17、[晩饷]wǎn xiǎng
晩餐。
18、[饷劳]xiǎng láo
馈食慰劳。
19、[饷给]xiǎng gěi
1.亦作“饟给”。给养。 2.给予食粮,供给生活所需。
20、[饷运]xiǎng yùn
运送军粮。
21、[归饷]guī xiǎng
馈赠。归,通“馈”。
22、[饷客]xiǎng kè
以食物款待客人。
23、[饷粮]xiǎng liáng
送军粮。
24、[边饷]biān xiǎng
亦作“边饟”。亦作“边銄”。犹边粮。
25、[遗饷]yí xiǎng
犹馈赠。
26、[禄饷]lù xiǎng
官吏和军士的俸给。
27、[筹饷]chóu xiǎng
亦作“筹饟”。筹集军中的粮饷。
28、[鱼饷]yú xiǎng
鱼税。
29、[饷款]xiǎng kuǎn
薪饷。
30、[税饷]shuì xiǎng
即租税。
31、[双饷]shuāng xiǎng
加倍发给的薪饷。
32、[饷司]xiǎng sī
掌管军粮的部门。
33、[饷幕]xiǎng mù
亦作“饟幕”。粮官的幕府。
34、[家饷]jiā xiǎng
家做的食物。
35、[救饷]jiù xiǎng
援助粮饷。
36、[饷饭]xiǎng fàn
1.给饭。 2.往田地里送饭。
37、[朝饷]cháo xiǎng
早食;早晨的食物。
38、[赈饷]zhèn xiǎng
救助;馈赠。
39、[饷餫]xiǎng yùn
运送的军粮。
40、[餽饷]kuì xiǎng
1.馈赠财物。餽,通“馈”。《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繇 长子 基 ……居 繇 丧尽礼,故吏餽餉,皆无所受。” 2.军粮。宋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至於远方之民,肝脑屠於白刃,筋骨絶於餽餉……陛下必不得而见也。”《明史·太祖纪一》:“悬军深入,餽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 3.送饭。《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於是咸共嘉之”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性好学,汉 末为诸生,带经耕鉏。其妻常自餽餉之,林 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4.引申指款待。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凡郡县之富民举而籍其名,得钱数百万,以为酒食餽餉之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