鞲
拼音
gōu笔顺
一 丨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一 一 丨 丨 一 丨 𠃌 丨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gōu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基础解释
同“”。详细解释
臂套。用革制成,用以束衣袖,射箭或操作时用
鞲,射臂决也。——《说文》
袒鞲蔽。——《史记·张耳陈余传》
董君绿帻傅鞲。——《汉书·东方朔传》
又如:鞲蔽(臂套);鞲扞(射箭用的皮臂套);鞲鹰(蹲在臂套上的苍鹰);鞲绳(拴住鞲鹰的绳子)
风箱 。
如:鞲扇(皮扇);鞲鞴(活塞)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鞲-中華語文大辭典鞲ㄍㄡɡōu「韝」的異體字。
鞲-康熙字典鞲
【戌集中】【革字部】 鞲
★【玉篇】恪侯切,音彄。射鞲,臂捍也。
★又古侯切,音鉤。義同。 【廣韻】書作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ōu
1、[鞲鹰]gōu yīng
1.谓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 2.蹲在臂套上的苍鹰。比喻摆脱羁绊欲展鸿图的人。
2、[金鞲]jīn gōu
1.亦作“金鞲”。华美的臂套。 2.见“金韝”。
3、[臂鞲]bì gōu
1.亦作“臂鞲”。臂衣,古人用以套于臂上者。《汉书·东方朔传》“董君 緑幘傅韝”唐 颜师古 注:“韝,即今之臂韝也。”唐 杜甫《即事》诗:“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宋 苏轼《读<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琵琶絃急衮《梁州》,羯皷声高舞臂鞲。”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帝德》:“鲁 人 李廷臣,顷官 琼管,一日过市,有 獠 子持锦臂韝鬻于市者,织成诗,取而视之,仁庙 景祐 五年赐新进士诗也。”明 杨慎《各调犯七犯玲珑·四季闺情》套曲:“有信书难寄,无言泪暗流,宽腰带,脱臂韝,阑干划损玉搔头,何日再绸繆。”清 赵翼《奉和福总戎姬人到署之喜》之一:“将军威令肃如秋,时向霜天试臂韝。” 2.见“臂韝”。
4、[鞲绳]gōu shéng
拴住韝鹰的绳子。借指羁绊。
5、[鞲扞]gōu hàn
古代射箭时用的皮臂套。
6、[鞲绁]gōu xiè
亦作“韝緤”。韝以蹲鹰,绁以牵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
7、[鞲緤]gōu xiè
见“韝紲”。
8、[绛鞲]jiàng gōu
绛红色臂套。
9、[鞲采]gōu cǎi
狩猎和采集。
10、[射鞲]shè gōu
1.亦作“射鞲”。射箭用的皮制臂套。 2.见“射韝”。
11、[鞲马]gōu mǎ
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
12、[巾鞲]jīn gōu
1.巾褠。头巾和单衣,为古代士人之盛服。 2.借指士人。 3.见“巾鞲”。 4.亦作“巾韝”。头巾和臂衣,古代武士所服。
13、[鹰鞲]yīng gōu
1.见“鹰韝”。 2.亦作“鹰鞲”。豢鹰者所用的皮臂套。打猎时用以保护手臂,停立猎鹰。
14、[鞲扇]gōu shàn
皮扇。
15、[鞲鞴]gōu bèi
活塞。蒸汽机、内燃机的汽缸 里或唧筒里往复运动的机件。鞴(bèi)。
16、[帣鞲]juǎn gōu
卷束衣袖并加臂套。
17、[脱鞲]tuō gōu
1.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唐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韝鹰。”清 孙枝蔚《旅兴》诗:“昔如履冰狐,今如脱韝鹰。”清 龚自珍《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君辞瘴癘走挟輈,拂衣逝矣鹰脱鞲。” 2.见“脱韝”。
18、[鞲蔽]gōu bì
臂套。
19、[韦鞲]wéi gōu
皮制的臂衣。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装束。亦借指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