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miàn

笔顺

丿 𠃍
上横宜短,下框上宽下窄,横画、竖画分别排布均匀。

同音字

拼音为miàn的字 拼音为mian的字

基础解释

1.头的前部;脸:~孔。~带微笑。 2.向着;朝着:背山~水。这所房子~南坐北。 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路~。圆桌~儿。~儿磨得很光。 4.当面:~谈。~洽。~交。 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儿。 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 7.部位或方面:正~。反~。片~。全~。多~手。~~俱到。 8.方位词后缀:上~。前~。外~。左~。西~。 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两~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 10.姓。 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小米~。玉米~。高粱~。 12.粉末:药~儿。胡椒~儿。 13.面条:挂~。切~。汤~。一碗~。 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倭瓜。煮的红薯很~。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的。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3. 外表;表面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4.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

    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

  5. 部位;方面

    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6.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皆面也。——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

  7. 情面 。

    如:面弱(讲情面;软弱)

〈形〉

  1. 当面

    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

〈动〉

  1. 朝向;面对;面向

    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

    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

  2. 见面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

  3. 通“勔”。勉励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

    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

  4. 通“偭”。面向

    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

  5. 通“偭”。背向

    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

    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

〈量〉

  1.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

    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

  2. 麵、麪 miàn

〈名〉

  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麪,麦末也。——《说文》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2.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

    如:胡椒面;药面

〈形〉

  1. 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

    如:这块白薯真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面面-汉语大词典

面面每一方面;每个地方。
●宋范成大《咏吴中二灯·琉璃球》:“叠晕重重见,分光面面呈。”
●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面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面面ㄇㄧㄢˋ ㄇㄧㄢˋmiàn miàn①各方面。如:「面面俱到」。②面對面。如:「面面相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iàn

1、[上面]shàng miàn

1.位置较高的地方。2.次序靠前的部分。3.指上级。4.指物体的上部或表面。5.方面。6.指家族中上一辈先于自己出生的同辈。

2、[方面]fāng miàn

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优势是在我们~,不是在敌人~。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3、[前面]qián miàn

1.正面所对着的某一位置;正面。2.次序靠前的部分;文章或讲话中先于正在叙述的部分。

4、[面条]miàn tiáo

用面粉做的细条状的食品。

5、[会面]huì miàn

见面。

6、[见面]jiàn miàn

彼此对面相见:跟这位老战友多年没~了。思想~。

7、[笑容满面]xiào róng mǎn miàn

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8、[外面]wài miàn

〈名〉也说外面儿。外表。

9、[水面]shuǐ miàn

1.水的表面:~上漂着片片花瓣。 2.水域的面积:我国可以养鱼的~很大。

10、[里面]lǐ miàn

〈名〉也说里面儿。里边。

11、[面对面]miàn duì miàn

脸对着脸;当面:两个人~坐着。~地提意见。

12、[面包]miàn bāo

食品,把面粉加水等调匀,发酵后烤制而成。

13、[全面]quán miàn

1.所有方面;各个方面的总和:照顾~。~情况。 2.完整周密;兼顾各方面的(跟“片面”相对):~发展。他的讲话很~。

14、[面对]miàn duì

1.指面对面或仿佛面对面,含有决心和坚毅或对一个人处境的真实评价。 2.面临,遭遇到。

15、[面积]miàn jī

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土地~。建筑~。

16、[下面]xià miàn

1.位置较低的地方。2.次序靠后的部分。3.指下级。

17、[面临]miàn lín

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面对:我们~着极其艰巨而又十分光荣的任务。

18、[面试]miàn shì

对应试者进行当面考查测试:通过~,破格录取。

19、[表面]biǎo miàn

1.物体跟外界接触的部分:地球~。桌子~的油漆锃亮。 2.外在的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他~上很镇静,内心却十分紧张。

20、[面前]miàn qián

方位词。面对着的地方:~是一条大河。艰巨的任务摆在我们~。

21、[画面]huà miàn

画幅、银幕、屏幕等上面呈现的形象:~清晰。

22、[后面]hòu miàn

1.空间或位置靠后的部分。2.时间次序靠后的部分;以后。

23、[面向]miàn xiàng

1.面对;站着或坐着朝向。 2.适应的需要;注重。

24、[地面]dì miàn

1.地球的表面。 2.地区(多指行政区域) 3.建筑物内房屋的底部结构。

25、[局面]jú miàn

1.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形势:打开~。政治~。 2.规模:这家铺子~虽不大,货色倒齐全。

26、[正面]zhèng miàn

1.人体前部那一面;建筑物临广场、临街、装饰比较讲究的一面;前进的方向(区别于“侧面”):~图。大楼的~有八根大理石的柱子。一连从~进攻,二连、三连侧面包抄。 2.片状物主要使用的一面或跟外界接触的一面:牛皮纸的~比较光滑。 3.属性词。好的、积极的一面(跟“反面”相对):~人物。~教育。 4.事情、问题等直接显示的一面:不但要看问题的~,还要看问题的反面。 5.属性词。直接:避免~交锋。有问题~提出来,别绕弯子。

27、[页面]yè miàn

1.书刊、本册每一页的图文设置或书写状况:~整齐。 2.指网页在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28、[负面]fù miàn

属性词。坏的、消极的一面;反面:~效果。~影响。

29、[路面]lù miàn

道路的表层,用土、小石块、混凝土或沥青等铺成:~平整。

30、[对面]duì miàn

1.对过儿:他家就在我家~。 2.正前方:~来了一个人。 3.面对面:这事儿得他们本人~儿谈。

31、[界面]jiè miàn

1.不同物体之间的接触面。 2.用户界面的简称。

32、[面部]miàn bù

脸部。

33、[面料]miàn liào

1.做衣服鞋帽等的面儿用的料子:大衣~。 2.用来贴在物件表层的材料:家具~。

34、[书面]shū miàn

属性词。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通知。~答复。~材料。

35、[侧面]cè miàn

旁边的一面(区别于“正面”):从~打击敌人。小门在房子的~。从~了解。注意正面的材料,也要注意~和反面的材料。

36、[场面]chǎng miàn

1.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由布景、音乐和登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 2.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 3.指戏曲演出时伴奏的人员和乐器,分文武两种,管乐和弦乐是文场面,锣鼓是武场面。 4.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壮观。热烈的~。 5.表面的排场:摆~(讲排场)。撑~。

37、[面粉]miàn fěn

小麦磨成的粉。

38、[市面]shì miàn

1.街上商店或摊点多的地方:~上空房空地很少。 2.(~儿)城市工商业活动的一般状况:~繁荣。~萧条。

39、[面子]miàn zi

1.物体的表面:被~。这件袍子的~很好看。 2.表面的虚荣:爱~。要~。你这话伤了他的~。 3.情面:给~。碍于~,只好答应了。 4.粉末:药~。

40、[平面]píng miàn

最简单的面。在一个面内任取两点连成直线,如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面上,这个面就是平面。

近义词

反义词

miàn

1、[]diǎn

1.液体的小滴:雨~儿。掉~儿了。 2.小的痕迹:墨~儿。斑~。 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 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 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 6.表示少量:一~儿小事。吃~儿东西再走。 7.用于事项:两~意见。 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终~。冰~。沸~。据~。先突破一~。 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重~。特~。 10.姓。 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 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 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14.规定的钟点:误~。到~了。 15.点心:茶~。早~。糕~。

2、[]lǐ

2、[]li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li ] 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箱子~。话~有话。 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那~。头~。

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箱子~。话~有话。

3、[]bèi

3、[]bēi

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2.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3.姓。4.背部对着。5.离开。6.躲避;瞒。7.背诵。8.违背;违反。9.朝着相反的方向。10.偏僻。11.不顺利;倒霉。12.听觉不灵。

1.用脊背驮。2.负担;承担。这个责任我还~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

相关字词

面的反义词 面的近义词 面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面能组什么词
  • 面能组什么词语
  • 面可以组什么词
  • 面可以组什么词语
  • 面字可以组什么词
  • 面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面字能组什么词
  • 面字能组什么词语
  • 面字开头的成语
  • 面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