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拼音
qīng hǎ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īng的字 拼音为hǎi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基础解释
中国西北部的省,省会西宁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万(1990)。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为高原。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详细解释
湖名。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名 鲜水 、 西海 ,又名 卑禾羌海 。
北魏 时始名 青海 。《北史·吐谷浑传》:“ 青海 周围千餘里,海内有小山。”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宋 杨忆 《汉武》诗:“力通 青海 求龙种,死讳 文成 食马肝。”
喻边远荒漠之地。
清 吴兆骞 《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名列丹书难指罪,身投 青海 已无家。”
东方之海。也借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淮南子·墬形训》:“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青海。” 高诱 注:“东方之海。” 元 迺贤 《京城杂言》诗之三:“ 丘公 神仙流,学道青海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君止此。妾与妹有青海之约,又为君逗留一晌,久劳盼注矣。”
碧绿的海洋。
唐 许浑 《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诗:“还挂一帆青海上,更开三逕碧莲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青海-辞源3【青海】㊀省名。ॳѧȱ 青。禹貢 西戎地。殷 周皆屬 西羌。王莽時置 西海郡。東晉以後爲 吐谷渾所有。唐 龍朔三年 吐蕃滅 吐谷渾。元爲 貴德州。明時入 蒙古。清 順治十年分其地爲左右二境,雍正時置 西寧辦事大臣。公元1928年置 青海省,以境内 青海湖而名。省會 西寧。參閲 嘉慶一統志五四六 青海厄魯特 建置沿革。㊁湖名。爲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古名 鮮水 西海,又名 卑禾羌海。蒙語稱 庫庫諾爾,意爲青色的海。北魏時始名 青海。參閲 嘉慶一統志五四六 青海 厄魯特 山川。
青海-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青海ㄑㄧㄥ ㄏㄞˇqīng hǎi①東方的海。《淮南子.墬形》:「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②湖名。參見「青海湖青海湖」條。③省名。參見「青海省青海省」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qīng hǎi
1、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