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之病
拼音
shuāng lù zhī bì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uāng的字 拼音为lù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bìng的字 拼音为shuang的字 拼音为l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bing的字基础解释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详细解释
- 【解释】: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按字解释
霜: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露: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病:生物体发生的不健康的现象。
词典解释
霜露之病-中華語文大辭典霜露之病霜露之病ㄕㄨㄤ ㄌㄨˋ ㄓ ㄅ丨ㄥˋshuānɡlùzhībìnɡ〈書〉因感受風寒而引起的病。[例]君不幸罹~(《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公孫弘》)。
霜露之病-中华成语大词典霜露之病
【拼音】:shuāng lù zhī bìng
解释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小疾病
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引证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皇祐三年》:一旦介若因霜露之病,死于道路,四海广远,不可家至户晓,徒使朝廷负谤于天下,其伤不小。
故事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皇祐三年》:一旦介若因霜露之病,死于道路,四海广远,不可家至户晓,徒使朝廷负谤于天下,其伤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