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
拼音
jì笔顺
一 丶 ㇇ 丨 丶 丶 丶 丶 丶 一 丿 ㇏ 丿 丨同音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霁-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霽
霁-汉语大词典霁ji
ㄐ〡ˋ
〔《广韵》子计切,去霁,精。〕
1.雨止天晴。
●《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
●孔传:“龟兆形有似雨者,有似雨止者。”
●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雁声远天末,凉气生霁后。”
●王西彦《鱼鬼》:“雨霁的第一天,我就出发巡视去了。”
2.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
●《晏子春秋·谏上二十》:“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淮南子·本经训》:“氛雾霜雪不霁,而万物燋夭。”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武王伐纣至盟津,渡河,大风波。武王操钺秉麾麾之,风波立霁。”
●元范康《竹叶舟》楔子:“况值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将来欧洲战云若霁,此风雨摧零之中华国徽,究因横暴之侵陵,作何颜色?”
3.明朗,晴朗。
●唐王昌龄《何九于客舍集》诗:“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
●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未高蒸远气,半上霁孤形。”
●宋叶适《宜人郑氏墓志铭》:“干道丙戌秋分,月霁。”
4.收敛威怒之貌而呈和悦之色。
●《汉书·魏相传》:“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唐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夜叉等霁狞毒,为戚施之颜,肘行而前。”
●宋洪迈《夷坚乙志·蔡侍郎》:“主者怒稍霁,押令退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生奖慰之,颜始霁。”
●洪深《冯大少爷》:“生妻陈氏,闻老人归,挈子问起居,老人见孙,色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