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
拼音
diāo k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iāo的字 拼音为kè的字 拼音为diao的字 拼音为ke的字基础解释
1.在木、石、玉、金属、象牙等材料上雕琢或刻画出形象或图案。 2.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3.指雕塑。详细解释
在木、石、骨、金属上刻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説者言,初开金银铜锡之器,朱漆雕刻之饰烂然。”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雕刻百工,鑪捶万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樊川集》:“予旧藏 杜牧之 《樊川集》二十卷,后见 徐建庵 所藏 宋 版本,雕刻最精。”
指雕刻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园中菜花悉成荷华,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形如雕刻。”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十三日》:“街头充塞着洋货,纯粹的 印度 货以手工品为多,象牙雕刻,沉香匣,漆花皮箧,触目皆是。” 朱自清 《欧游杂记·威尼斯》:“未来派立体派的图画雕刻,都可见到。”
喻刻意修饰文辞。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 金 元好问 《秦略》:“诗尚雕刻,而不欲见斧凿痕。” 清 沉德潜 《明诗别裁集·李梦阳诗序》:“ 空同 五言古,宗法 陈思 康乐 ,然过於雕刻,未极自然。”
犹砥砺。
《清史稿·礼志一》:“纵其间淳浇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随时以树之范。”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雕刻-中華語文大辭典雕刻ㄉ丨ㄠ ㄎㄜˋdiāokè1.在竹木、玉石、金屬等材料上刻出文字或圖像。[例]~佛像︱~圖章。2.雕刻成的藝術作品。[例]玉石~︱~展覽。
雕刻-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雕刻diāokè
①动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精心~。
②名雕刻成的艺术作品:这套~已散失不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iāo kè
1、他的爷爷在雕刻方面是一位斫轮老手。
2、人生犹如石材,在上面雕刻神或是魔鬼,那是各人的自由。
3、这座寺庙不大,庙顶上铺满了琉璃金碧辉煌,屋脊上雕刻了好多仙人,栩栩如生。
4、你是一尊象牙雕刻的女神,大方、端庄、温柔、姻静,无一不使男人深深崇拜。
5、爸爸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6、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7、她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8、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9、爷爷用树根雕刻成的天鹅,外形十分逼真。
10、石匠用一双巧手将这块顽石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
11、玉石雕刻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12、这件雕刻艺术品,手工精美,小巧玲珑,我想价钱一定很昂贵。
13、展会上的手工艺品件件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
14、一只小小的桃核上却雕刻着众多的人和物。
15、他是一位雕刻家,出自他的雕刻都栩栩如生。
16、雕刻者的手艺高超,工艺品都栩栩如生。
17、周老伯的雕刻技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作品栩栩如生。
18、他的这种雕刻真是独具匠心。
19、罗丹聚精会神地雕刻他的作品。
20、这次展览会上,他的象牙雕刻是匠心独运的。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iāo kè
1、[琢磨]zhuó mó
1、[琢磨]zuó mo
琢和打磨
思考;研究。
2、[镌刻]juān kè
雕刻:大殿柱子上~着一副对联。
3、[雕镂]diāo lòu
1.犹雕刻。 2.指雕刻品。 3.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4.彫鏤:雕刻,刻镂。《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又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紈、綺縠、金银、珠玉、犀象、瑇瑁、彫鏤翫弄之物,皆絶不作。”《三国志·魏志·栈潜传》:“今宫观崇侈,彫鏤极妙,忘有虞之总期,思殷辛之琼室。”《魏书·铁弗昌传》:“臺榭高大,飞阁相连,皆彫鏤图画,被以綺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
4、[雕琢]diāo zhuó
1.雕刻玉石。 2.原指文字的修饰加工,后借以形容过分追求文字的华美。
5、[雕饰]diāo shì
1.雕刻并装饰:精心~。柱子上的盘龙~得很生动。 2.雕刻的花纹、图形装饰:门扇上的~已经残破了。 3.指过分地刻画修饰:她表演适度,不加~,显得很自然。
6、[刻划]kè huá
1.雕刻;刻印。 2.用文字等描摹表现。
7、[雕啄]diāo zhuó
谓禽鸟啄食。《文选·左思<吴都赋>》:“理翮整翰,容与自翫,彫啄蔓藻,刷盪漪澜。”刘逵 注:“彫啄,鸟食貌。”
8、[雕塑]diāo sù
造型艺术之一。以泥、木、石、金属等材料雕刻和塑造有体积的立体形象。一般分圆雕、浮雕两类。也指雕塑而成的 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