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huī

笔顺

丿 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huī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

基础解释

毁坏;崩毁。

详细解释

〈动〉

  1.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隳名城。——汉· 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又如:隳堕(毁坏;动摇);隳突(骚扰);隳圮(倾坍;倒塌);隳名(隐姓埋名)

  2. 怠惰。通“惰” 。

    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1. 隳 [huī]

隳 [huī]

〈动〉

  1.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隳名城。——汉· 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又如:隳堕(毁坏;动摇);隳突(骚扰);隳圮(倾坍;倒塌);隳名(隐姓埋名)

  2. 怠惰。通“惰” 。

    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隳-中華語文大辭典

隳隳ㄏㄨㄟhuī〈書〉毀壞;損毀。[例]一夫作難而七廟~,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文選‧賈誼‧過秦論》)?

隳-汉语大词典

隳huī
ㄏㄨㄟ
〔《广韵》许规切,平支,晓。〕
亦作“隓”。
1.毁坏;废弃。
●《老子》:“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陆德明释文:“隳,毁也。”
●《吕氏春秋·必己》:“合则离,爱则隳。”
高诱注:“隳,废也。”
●宋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清河溢,隳城千丈。”
●明唐顺之《公移·牌》:“若一疏虞,是隳前功而招后罪也。”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一夫作难,七庙以隳。”
2.通“惰”。懈怠。
●《韩非子·八奸》:“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
●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隳、堕二字并与惰通。”
●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四十余年,或裨或专,攻牢保危,爵位已隮,既明且慎,终老无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uī

1、[隳节]huī jié

犹失节。

2、[贼隳]zéi huī

破坏,败坏。 唐 李渤 《上封事表》:“ 秦 贼隳 周 法,剗去井田,残蚀六国,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故二世而亡。”

3、[隳职]huī zhí

丢官。

4、[隳残]huī cán

衰败残破。

5、[隳隤]huī tuí

坍毁破败。

6、[隳坏]huī huài

1.毁坏;败坏。 2.废弛;废弃。

7、[隳圮]huī pǐ

倾坍;倒塌。唐 吴兢《贞观政要·封建》:“秦氏 背师古之训……故一夫号呼而七庙隳圮。”宋 陆九渊《荆公祠堂记》:“绍兴 初常加葺焉,逮今餘四十年,隳圮已甚。”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屡年大水,城垣隳圮。”

8、[隳沦]huī lún

败坏。

9、[隳突]huī tū

冲撞,破坏,骚扰。

10、[窳隳]yǔ huī

粗劣残破。

11、[隳顿]huī dùn

毁坏;倒塌。

12、[隳紊]huī wěn

败坏紊乱。

13、[隳行]huī xíng

恶劣的品行。

14、[隳敝]huī bì

毁坏;残破。

15、[隳名]huī míng

谓隐姓埋名。

16、[隳斁]huī yì

毁败;废弛。

17、[潜隳]qián huī

暗中毁坏。

18、[隳脞]huī cuǒ

谓不可为或对事情苛责过细。

19、[隳落]huī luò

毁坏和失落。

20、[隳胆]huī dǎn

剖胆,比喻真诚。

21、[隳心]huī xīn

犹言灰心丧气。

22、[湮隳]yān huī

湮没毁坏。

23、[隳败]huī bài

衰败;败坏。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既而见一火龙……穴其屋腾天而去,亦不损物,然其家不数年隳败焉。”宋 司马光《辞枢密副使第一札子》:“近日以来,加以衰疾,恪居旧职,犹恐隳败。”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

24、[隳靡]huī mí

毁伤,毁坏。

25、[隳引]huī yǐn

1.犹导引。 2.表示指引。

26、[荡隳]dàng huī

毁坏。

27、[隳慢]huī màn

怠惰;怠慢。隳,通“惰”。

28、[隳颓]huī tuí

1.衰败;毁败。 2.消失;消沉。

29、[颠隳]diān huī

坠毁。

30、[隳剌]huī là

互相诋毁,互相掣肘。

31、[隳颠]huī diān

秃顶。

32、[隳废]huī fèi

1.毁坏;破坏。《汉书·师丹传》:“新都侯 王莽 白太皇太后发掘 傅太后、丁太后 冢,夺其璽綬,更以民葬之,定陶 隳废 共皇庙。”《南齐书·东昏侯纪》:“下 扬、南徐 二州桥桁塘埭丁计功为直,敛取见钱供太乐主衣杂费。由是所在塘瀆,多有隳废。”明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百年以来,海烽久熄,人情怠玩,因而隳废。” 2.毁弃;废弃。多用于抽象事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羣臣将士以为社稷隳废,备 宜修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昔为敌国之君,今为俘囚之虏,隳废王业,亡灭宗祀。”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唐 世学士院故事,近时隳废殆尽。”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四:“大抵当时自有一辈人对于所谓‘故’不免有些误解……便是以为必须磔裂章句,隳废声韵,破偶而用奇。”

33、[颓隳]tuí huī

败坏。

34、[消隳]xiāo huī

毁坏,使消失。

35、[隳坠]huī zhuì

废弃,败坏。

36、[隳放]huī fàng

罢官放逐。

37、[隳形]huī xíng

毁伤身形。

38、[隳硩]huī chè

捣毁。

39、[隳凌]huī líng

毁坏和僭越。

40、[隳官]huī guān

罢官;解职。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隳的反义词 隳的近义词 隳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隳能组什么词
  • 隳能组什么词语
  • 隳可以组什么词
  • 隳可以组什么词语
  • 隳字可以组什么词
  • 隳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隳字能组什么词
  • 隳字能组什么词语
  • 隳字开头的成语
  • 隳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