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兵
拼音
zǔ bī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ǔ的字 拼音为bīng的字 拼音为zu的字 拼音为bing的字基础解释
仗恃军队。《左传·隐公四年》:“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杜预 注:“恃兵则民残。”《周书·异域传上·宕昌羌》:“﹝ 羌 酋﹞与 渭州 民 郑五丑 扇动诸 羌,阻兵逆命。”明 刘基《春秋明经·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代戴郑伯伐取之》:“则其阻兵肆暴,未有若此之甚者也。”详细解释
仗恃军队。
《左传·隐公四年》:“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 杜预 注:“恃兵则民残。”《周书·异域传上·宕昌羌》:“﹝ 羌 酋﹞与 渭州 民 郑五丑 扇动诸 羌 ,阻兵逆命。”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代戴郑伯伐取之》:“则其阻兵肆暴,未有若此之甚者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阻兵-汉语大词典阻兵仗恃军队。
●《左传·隐公四年》:“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
杜预注:“恃兵则民残。”
●《周书·异域传上·宕昌羌》:“﹝羌酋﹞与渭州民郑五丑扇动诸羌,阻兵逆命。”
●明刘基《春秋明经·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代戴郑伯伐取之》:“则其阻兵肆暴,未有若此之甚者也。”
安忍阻兵
【拼音】:ān rěn zǔ bīng
解释
阻兵:依仗手中掌握的兵力。凭借统率之兵,行残忍之事。
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示例
群丑窃柄,怙恶不悛,~,自逃覆载。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五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