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不纳
拼音
bì mén bù nà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mén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nà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拼音为men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na的字基础解释
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详细解释
- 【解释】: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 【示例】:~的鲁男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按字解释
闭:关;合。
门:名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出入口。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纳:接纳。
词典解释
闭门不纳-中华成语大词典闭门不纳
【拼音】:bì mén bù nà
解释
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示例
~的鲁男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近义词
反义词
门户开放
语法
作谓语;指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英文
lock oneself up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引证
明-兰陵笑笑生-第一回-《金瓶梅词话》:闭门不纳的鲁男子。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贺拔胜传》:胜率所部欲从武关趣长安。行至析阳,闻齐献武王平潼关,擒毛鸿宾,胜惧,复走荆州,城人闭门不纳。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于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
故事
明-兰陵笑笑生-第一回-《金瓶梅词话》:闭门不纳的鲁男子。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贺拔胜传》:胜率所部欲从武关趣长安。行至析阳,闻齐献武王平潼关,擒毛鸿宾,胜惧,复走荆州,城人闭门不纳。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于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
造句
bì mén bù nà
1、闭门不纳的鲁男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接龙
纳谏如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蠹啄剖梁柱 柱石之臣 臣心如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bì mén bù nà
1、[门户开放]mén hù kāi fàng
美国侵略旧中国的一种政策。19世纪末,美国在侵略中国的争夺中受到英、法、德、日、俄等帝国主义的排挤,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这些国家提出,美国承认各国对中国的侵略和划分的势力范围,要求在中国全境分享各国侵略中国所攫取的一切权利,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1921年英、美、法等国策划的华盛顿会议确认了这个政策。
2、[倒屣相迎]dào xǐ xiāng yíng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