镵针
拼音
chán zhē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án的字 拼音为zhēn的字 拼音为chan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鑱鍼”。箭头针。中医治病用的九种针之一。详细解释
亦作“ 鑱鍼 ”。箭头针。中医治病用的九种针之一。
《素问·刺疟篇》:“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鑱鍼鍼絶骨出血立已。”《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九针原始歌》:“一曰:鑱针式图。”注:“经之一曰:鑱针者,取法於巾针,去末寸半,卒鋭之长一寸六分。鑱者,鋭也;卒者,尾也。调此针长一寸六分,上去末寸半,下只留一分之锋,欲浅刺不令深入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九针原始歌》:“鑱针即今箭头针,主刺皮肤邪肉侵,毋令深入泻阳气,邪正相安荣卫均。”注:“鑱针即今之箭头针也,主刺邪热病在头身皮肤之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镵针-汉语大词典镵针箭头针。中医治病用的九种针之一。
●《素问·刺疟篇》:“胻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九针原始歌》:“一曰:镵针式图。”
●注:“经之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镵者,锐也;卒者,尾也。调此针长一寸六分,上去末寸半,下只留一分之锋,欲浅刺不令深入也。”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九针原始歌》:“镵针即今箭头针,主刺皮肤邪肉侵,毋令深入泻阳气,邪正相安荣卫均。”
●注:“镵针即今之箭头针也,主刺邪热病在头身皮肤之证。”
镵针(2)(无)镵针(3)(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