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ruì

笔顺

丿 𠄌 丿 𠃍 丿
“钅”撇画长短适中,横画平行、均匀。“兑”点撇距离适中,“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竖弯钩舒展,钩底要平。

同音字

拼音为ruì的字 拼音为rui的字

基础解释

1.锐利(跟“钝”相对):尖~。敏~。~不可当。 2.锐气:养精蓄~。 3.急剧:~进。~减。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金,兑声。本义:芒)

  2. 同本义

    锐,芒也。——《说文》。段玉裁注:“芒者,草耑也。”

  3. 精锐的军队或士卒

    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 秦数不利。——《战国策》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4. 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武夫奋略,战士讲锐。——蔡邕《释诲》

  5. 力量,劲 。

    如:养精蓄锐

  6. 锐利的兵器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史记》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形〉

  1. 锋利

    锐,利也。——《广雅》

    锐喙决吻。——《周礼·考工记》

    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荀子·赋》

    柔而不刚,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训》

    又如:锐兵(犀利的兵器);锐锋(利刃);锐居(锐利,锋利);锐喙(尖利的嘴巴)

  2. 精明 。

    如:锐密(敏锐而周密);锐达(敏锐而通达)

  3. 精锐

    秦特出锐师取地而 韩随之。——《韩非子·存韩》

    又如:锐旅(精锐部队);锐士(精锐的兵士);锐卒(精锐的士卒);锐师(精锐的军队);锐器(精良锐利的兵器);锐骑(精锐勇猛的骑兵)

  4. 物体下大上小 。

    如:锐头(尖脑袋);锐标(尖端,尖顶);锐上(尖形的额头);锐顶(头额隆起。比喻才华出众)

  5. 勇猛;急速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又如:锐悍(勇猛强悍);锐将(勇猛善战的将领);锐景(迅疾的身影);锐进(迅速进军);锐很(猛烈而倔强);锐果(快速而果敢)

  6. 急切

    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陆机《五等诸侯论》

  7. 坚定,坚决

    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汉书·礼乐志》

    又如:锐意;锐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锐-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锐-汉语大词典

锐(I)rui
ㄖㄨㄟˋ
“兑”的被通假字。
1.锋利;锐利。
●《庄子·天下》:“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淮南子·时则训》:“柔而不刚,锐而不挫。”
高诱注:“锐,利也。”
●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四:“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万里回。”
2.指使锋利、锐利。
●《荀子·赋》:“此夫始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
●《新唐书·李昭德传》:“昭德始累石代柱,锐其前,厮杀暴涛,水不能怒。”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木老鸦一名不藉木,取坚重木为之,长财三尺许,锐其两端,战船用之尤为便习。”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濠外又横卧大树,锐其枝末外向。”
3.指锋利的武器。
●《汉书·高帝纪下》:“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
●唐王维《为羽林军祭武大将军文》:“身恒披坚,手不舍锐。”
4.指精锐的部队,精锐的士卒。
●《墨子·非攻中》:“令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西师尽锐来攻,众溃。”
●清顾炎武《军制论》:“五年一阅,汏其羸,登其锐,而不必世其人。”
5.旺盛。
●《孙子·军争》:“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后汉书·王霸传》:“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吴玠、郭浩极言虏锋方锐,且当分守其地,掎角相援,待其弊乃可乘。”
6.指旺盛的气势。
●《孙子·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
杜牧注:“言与敌相持,久而后胜,则甲兵钝弊,锐气挫衄。”
●汉刘向《九叹·忧苦》:“折锐摧矜,凝泛滥兮。”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
7.精细;敏锐。
●汉刘向《说苑·谈丛》:“意不并锐,事不两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孔融气盛于为笔,祢衡思锐于为文。”
●《旧唐书·王遂传》:“锐于操下,法颇严酷。”
●鲁迅《三闲集·文坛的掌故》:“至于‘嚣’与‘不嚣’,那是要凭耳闻者的听觉的锐钝而定了。”
8.快速。
●《孟子·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八观》:“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九:“南风如荼地刮来,火焰锐涨,这是谁鼓动着这么一把最为煽惑的扇子呢?”
9.急切;迫切。
●《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于是王锐欲发,乃令官奴入宫中,作皇帝玺。”
●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
●《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王承宗叛,承璀揣帝锐征讨,因请行。”
●明谢肇浙《〈小畜集〉跋》:“予少时得元之诗文数篇,读而善之,锐欲见其全集。”
10.尖,底大顶小。
●《孙子·行军》:“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杜牧注:“车马行疾,仍须鱼贯,故尘高而尖。”
●《汉书·天文志》:“下有三星,锐,曰罚,为斩艾事。”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上小下大,故曰锐。”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始经山麓,居民房屋皆锐其上,如剡圭形。”
●洪琛《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角度锐,新动力须要加大,此时看的人所用精力亦多。”
11.(声音)刺耳。
●金王哲《五更令》词:“四更高,鼓声锐。”
●茅盾《子夜》一:“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
12.指物体尖端部分。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恍如望千亩之锐,非岩之秀。”
●《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元年》:“流星起自句陈,南行,圆若车轮,微有锐。”
13.通“悦”。
●《管子·幼官》:“藏恭敬,行搏锐。”
●郭沫若等集校:“余谓‘搏’犹博也,‘锐’当为‘悦’,言心地宽博而愉悦。”
锐(II)dui
ㄉㄨㄟˋ
古兵器之一。矛属。一说“鈗”。之讹字。
●《书·顾命》:“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孔颖达疏引郑玄曰:“锐,矛属。凡此七兵,或施矜,或着柄。周礼戈长六尺,其余未闻长短之数。”
●孙星衍疏:“锐,讹字也,当从《说文》作‘鈗’。”
锐(III)yue
ㄩㄝˋ
义未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ruì

1、[敏锐]mǐn ruì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思想~。目光~。~的洞察力。

2、[锐减]ruì jiǎn

急剧减少或下降:进入冬季,景点游客~。

3、[锐利]ruì lì

1.(刃锋等)尖而快:~的匕首。 2.(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眼光~。~的笔锋。

4、[尖锐]jiān ruì

1.物体的末端锋利。 2.敏锐而深刻。 3.声音高而刺耳。 4.对立激烈。

5、[精锐]jīng ruì

一般指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部队。

6、[新锐]xīn ruì

1.新奇锐利:~武器。~的言论。 2.新出现而有锐气的(人):~诗人。~导演。 3.指新出现而有锐气的年轻人:棋坛~。

7、[明锐]míng ruì

明亮而锐利:目光~。~的刀锋。 聪明机敏:性~,有决断。

8、[锐意]ruì yì

意志坚决,一心想要(去做):~进取。~革新。

9、[锐气]ruì qì

旺盛的气势;勇往直前的气势。

10、[锐角]ruì jiǎo

大于0°而小于直角(90°)的角。

11、[锋锐]fēng ruì

像锋刃一样锐 利。

12、[锐器]ruì qì

犹利器。

13、[劲锐]jìn ruì

1.坚劲锐利。 2.精锐的士卒或军队。

14、[锐智]ruì zhì

显示有才智。

15、[锐敏]ruì mǐn

(看问题)尖锐、深刻,反应快。

16、[猛锐]měng ruì

勇猛而富有锐气。

17、[锐士]ruì shì

1.秦精兵名。 2.泛指精锐的士卒。

18、[锐密]ruì mì

敏锐而周密。

19、[铦锐]xiān ruì

1.锋利,锐利。指爪牙。 2.形容山峰耸直而尖锐。 3.谓投机取巧。

20、[刚锐]gāng ruì

1.坚强锐利。《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庶朕宗族子孙刚鋭如铁,皆堪伐人。” 2.谓刚强而锋芒毕露。《新唐书·虢王凤传》:“巨 刚鋭果决,略通书史,好属辞。”宋 苏轼《留侯论》:“深折其少年刚鋭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明 唐顺之《赠蔡年兄道卿序》:“大率少年刚鋭之士,不患乎进之难精,而常患乎志之不一。”

21、[锐上]ruì shàng

指脑袋尖。常形容人性格刚毅。

22、[躁锐]zào ruì

急躁而好胜。

23、[悍锐]hàn ruì

强悍勇锐。

24、[锐藻]ruì zǎo

丰茂的辞藻。

25、[锐头]ruì tóu

1.尖脑袋。语本晋孔衍《春秋后语》:“平原君对赵王曰:‘沔池之会,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鋭,瞳子白黑分明。小头而鋭,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视事明也。’”因常用以形容战国时秦将白起。 2.常形容人性格刚毅。

26、[锐顶]ruì dǐng

指四周高尖而中间低洼的头顶。后喻指博学多才之人。语本《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司马贞 索隐,:“圩顶言顶上窳也,故 孔子 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南朝 梁 沉约《<梁武帝集>序》:“日角之主,出自诸生;鋭顶之君,少明古学。”

27、[锐入]ruì rù

尖锐深刻。

28、[畜锐]chù ruì

积蓄锐气。

29、[口锐]kǒu ruì

口齿伶俐,善辩。

30、[锐厉]ruì lì

1.苛刻而严厉。阿英《小品文谈》:“这时候,因为革命青年、学者,很多的跑到 广东,而新闻的封锁政策,也愈加锐厉。” 2.尖利,声音高而刺耳。王西彦《母性》:“直到汽笛重行发出锐厉的鸣叫,列车又开始它无穷的历程。”

31、[岑锐]cén ruì

山高锐貌。

32、[凶锐]xiōng ruì

凶猛势盛。

33、[英锐]yīng ruì

谓英明而勇于进取。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七:“唐明皇 以英鋭身致极治,以荒淫身致极乱。”明 宋濂《<清啸后稿>序》:“庐陵 胡 君 山立 生文献之邦,抱英鋭之志,敭歷仕涂,绰著声誉。”清 刘大櫆《<马湘灵诗集>序》:“余诵 湘灵 之诗,循环往復,益叹 湘灵 年虽老,而少年英鋭之气不衰。”《大马扁》第十五回:“嗣同 曰:‘像足下少年英鋭,若要做官,儘多日子,怎地要依附 康有为?’”

34、[清锐]qīng ruì

犹清脆。

35、[锐端]ruì duān

谓事之所由始。

36、[锐将]ruì jiāng

犹骁将。《太平广记》卷二九七引 唐 李隐《潇湘录·瀚海神》:“我生为鋭将三十年,死葬此。从我者步骑五千餘,尽皆精彊。”《新唐书·马璘传》:“在 涇 八年,缮屯壁,为战守具,令肃不残,人乐为用,虏不敢犯,为中兴鋭将。”

37、[锐泽]ruì zé

犹细润。

38、[锐景]ruì jǐng

迅疾的身影。

39、[剽锐]piāo ruì

强悍勇猛。《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今若急之,彼则併力死战,楚 兵剽鋭,未易当也。”宋 范成大《海云回按骁骑于城北原时有吐番出没大渡河上》诗:“牙门列校俱剽鋭,檄与河边 秃髮 知。”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三:“盖剽鋭不如节制,其成败判然若此。”

40、[简锐]jiǎn ruì

简选精锐。

近义词

反义词

ruì

1、[]dùn

1.不锋利(跟“快、利、锐”相对):刀~了,要磨一磨。成败利~。 2.笨拙;不灵活:迟~。鲁~。 3.姓。

相关字词

锐的反义词 锐的近义词 锐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锐能组什么词
  • 锐能组什么词语
  • 锐可以组什么词
  • 锐可以组什么词语
  • 锐字可以组什么词
  • 锐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锐字能组什么词
  • 锐字能组什么词语
  • 锐字开头的成语
  • 锐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