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
拼音
tǐng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丿 一 丨 一 ㇋ ㇏同音字
拼音为dìng的字 拼音为ding的字基础解释
快走的样子。详细解释
〈形〉
(形声。从金,廷声。本义:未经冶铸的铜铁。读 dìng)
快跑的样子。
如:铤走(快跑);铤鹿(疾奔之鹿)
空;尽
铤,尽也。物空尽者曰铤。——《方言》
另见 dìng
〈名〉
铜铁矿石
铤,铜铁朴也。——《说文》
铜铁质的坯料
金铤,许叔重注《淮南子》云:“铤者,金银铜等未成器,铸作片,名曰铤。”——《一切经音义》
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金银,其重数两至数十两不等
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金史》
锭子,纺车或纺纱机上绕纱的机件
摇车转铤,而纺于竹管之上。——《天工开物》
另见 tǐ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铤-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鋌
铤-辞源3同: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ǐng
1、[金铤]jīn tǐng
犹金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黄金,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
2、[兽铤]shòu tǐng
1.亦作“兽挺”。谓兽疾走。 2.泛指急迫行动。
3、[鉟铤]pī tǐng
金属铸块。
4、[铤钥]tǐng yuè
谓锁钥。
5、[铤险]tǐng xiǎn
“鋌而走险”的略语。
6、[鹿铤]lù tǐng
亦作“鹿挺”。《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后以“鹿鋌”比喻为赴险犯难。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强者鹿鋌,弱者雉经。”清 昭槤《啸亭杂录·穆富二将》:“川 楚 教匪窃发,鹿挺兽骇,蔓延三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不速作转计,鹿鋌鱼烂,即在目前。”
7、[铤走]tǐng zǒu
疾速奔跑。
8、[银铤]yín tǐng
犹银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唐 康骈《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及夜,各以衣物包裹而归,明旦开之,如坚土削成银鋌。”清 赵翼《古诗》之十:“古人用钱币,银鋌 宋 始行。”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近年 西安市 发现 天宝 时银铤四个,各重五十两。”
9、[首铤]shǒu tǐng
剑的把柄。
10、[铤刺]tǐng cì
用尖刃向前猛刺。
11、[纸铤]zhǐ tǐng
见“纸锭”。
12、[铤金]tǐng jīn
金锭。
13、[宿柔铤]sù róu tǐng
古兵器名。
14、[铤而走险]tǐng ér zǒu xiǎn
因无路可走或绝望而采取冒险行动。《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dìng
1、[铤鹿]dìng lù
快速奔逃的鹿。亦比喻处于穷途末路铤而走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