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náo

笔顺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náo的字 拼音为nao的字

基础解释

见“铙”。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鐃-中華語文大辭典

鐃铙ㄋㄠˊnáo1.打擊樂器名:(1)銅製,形似鈴,無舌,有短柄。多在行軍時,用來停止擊鼓。(2)銅製,形似鈸,但中間隆起部分比鈸小。2.姓。

鐃-中華大字典

1、鐃讀音:尼交切,音呶,肴韻。釋文:
❶小鉦也。軍法。卒長執~。見《說文》。《段注》:鉦、~、一物。而~較小。渾言不別。析言有辨也。
 〔按~如鈐而大。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軍中所用〕。
❷樂舞之所謂武也。《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疏〕:文、謂鼓也。言始奏樂之時。先擊鼓以警戒。武、謂金~也。言舞畢。反復亂理欲退之時。擊金~而退。故云復亂以武也。
 〔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止鼓。~如鈴。無舌。有柄。執而鳴之。以擊鼓。漢舞~、上圜下方。下作疏櫺。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
❸讙嘵也。《周禮大司馬》:辨鼓鐸鐲鐃之用。《司農注》:~讀如讙嘵之嘵。
 〔按釋名釋樂器。~。聲~~也〕。
❹~歌。軍樂也。《中華古今注》:短簫~歌。軍樂也。黃帝岐伯所作。以建武揚德。風動戰士。漢樂有黃門鼓吹。天子所以宴樂郡臣。短簫~歌。鼓吹之一章耳。
❺通譊。《後漢五行志》:今年尙可後年~。〔風俗通作譊〕。
2、鐃讀音:女敎切,音橈,效韻。釋文:同撓。擾也。《莊子天道》:萬物無足以~心者。
3、撓讀音:呼高切,音蒿,豪韻。釋文:
❶攪也。《漢書鼂錯傳》:則匈奴之眾易~亂也。
 〔注〕:師古曰。~、攪也。音火高反。
❷和也。《漢書匈奴傳》:以徑路刀金留犂~酒。
4、撓讀音:爾紹切,音繞,篠韻。釋文:
❶屈也。《禮記學記注》:~角幹也。《釋文》:~、而小反。
 〔按集韻、韻會、訓同。集韻云。揉、或作~。韻會云。~、或作揉〕。
❷動也。《莊子天地》:手~顧指。
❸~~。自動也。《莊子在宥》:挈汝適復之~~。
5、撓讀音:尼交切,音鐃,肴韻。釋文:
❶搔也。見《集韻》。
❷抓也。見《增韻》。
❸卻也。《孟子公孫丑》:不膚~。
❹挫敗也。《漢書韓安國傳》:逗~當斬。
❺通鐃。《莊子天道》:萬物無足以鐃心者。〔王念孫曰。鐃與~通。正韻。~、橈、鐃、同〕。
6、撓讀音:馨幺切,音膮,蕭韻。釋文:~挑。宛轉也。見《集韻》。
 〔按莊子大宗師。~挑無極。釋文引李注。~挑、猶宛轉也〕。
7、撓讀音:人要切,音蕘,嘯韻。釋文:同繞。《集韻》:繞。纏也。史記、苛察繳繞。或作~。
8、撓讀音:女巧切,音橈,巧韻。釋文:擾也。一曰捄也。見《說文》。《段注》:此與女部嬈字。音義皆同。捄篆下曰。一曰擾也。是~、擾、捄三字。義同。
 〔按桂注。聲類。~。攪也。吳語。~亂百度。注云。~、擾也〕。
9、撓讀音:女巧切,音橈,巧韻。女敎切,音鬧,效韻。釋文:亂也。見《廣雅釋詁》。《疏證》:說文。~。擾也。成十三年左傳云。~亂我同盟。〔曹憲二音。與玉篇同〕。
10、撓讀音:女敎切,音鬧,效韻。釋文:
❶擾也。《淮南說林》:使水濁者魚~之。
❷屈也。《國語晉語》:抑~志以從君。
❸曲也。《呂覽知度》:枉辟邪~之人退矣。
❹弱也。《呂覽高義》:若是則荆國終爲天下~。
❺弱曲也。《呂覽別類》:必將~。
❻減也。《考工記輪人注》:其弓菑則~之。
❼同鬧。喧囂也。《韻會》:鬧、不靜也。喧囂也。或作~。
❽通橈。散也。《韻會》:~、通作橈。易。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鐃的反义词 鐃的近义词 鐃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鐃能组什么词
  • 鐃能组什么词语
  • 鐃可以组什么词
  • 鐃可以组什么词语
  • 鐃字可以组什么词
  • 鐃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鐃字能组什么词
  • 鐃字能组什么词语
  • 鐃字开头的成语
  • 鐃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