錞于
拼音
chún y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ún的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chun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一种铜制乐器。详细解释
古代乐器。青铜制。形如筒,上圆下虚,顶有纽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多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 东周 和 汉 代。
《国语·晋语五》:“战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韦昭 注:“錞于,形如碓头,与鼓角相和。”《周书·斛斯徵传》:“又乐有錞于者,近代絶无此器,或有自 蜀 得之,皆莫之识。 徵 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之信。 徵 遂依 干寳 《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嘆服。” 清 赵翼 《观西洋乐器》诗:“錞于丁且寧,磬折柎復击。”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錞于-中華語文大辭典錞于(钅+享)于ㄔㄨㄣˊ ㄩˊchúnyú古打擊樂器名。以青銅製成,多與鼓配合,用於戰爭時指揮隊伍進退。
錞于-汉语大词典錞于古代乐器。青铜制。形如筒,上圆下虚,顶有纽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多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东周和汉代。
●《国语·晋语五》:“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
韦昭注:“錞于,形如碓头,与鼓角相和。”
●《周书·斛斯征传》:“又乐有錞于者,近代绝无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识。征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之信。征遂依干宝《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叹服。”
●清赵翼《观西洋乐器》诗:“錞于丁且宁,磬折柎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