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
拼音
chāi笔顺
丿 丶 一 一 丨 丶 丿 ㇀ ㇇ ㇏ 丶同音字
拼音为chāi的字 拼音为chai的字基础解释
见“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釵-中華語文大辭典釵钗ㄔㄞchāi婦女頭上戴的一種髮飾。形狀似叉,通常以金、銀、玉或骨等材質製成,用來固定髮髻或裝飾。[例]金~|髮~|荊~布裙。
釵-漢語大字典釵
〔钗〕
《説文新附》:“釵,笄屬。从金,叉聲。”徐鉉曰:“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
(一)chāi 《廣韻》楚佳切,平佳初。歌部。
(1)古代妇女的首饰,形似叉,用金、玉、铜等制作。《釋名·釋首飾》:“釵,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爵釵、釵頭及上施爵也。”《玉篇·金部》:“釵,婦人歧笄也。”漢司馬相如《美人賦》:“玉釵挂臣冠。”三國魏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新唐書·車服志》:“庶人女嫁有花釵,以金銀琉璃塗飾之。”清袁枚《子不語》卷四:“頭止一釵,拔去沽酒。”
(2)借指妇女。唐白居易《酬思黯戲贈》:“鍾乳三千兩,金釵十二行。”自注:“思黯……歌舞之妓頗多。”《紅樓夢》第一回:“金陵十二釵。”清龔自珍《驛鼓三首》之二:“釵滿高樓燈滿城,風花未免態縱横。”
(二)chā 《篇海類編》音叉。
兵器。《篇海類編·珍寶類·金部》:“釵,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