醶
拼音
yàn笔顺
一 丨 𠃍 丿 ㇄ 一 一 丿 ㇏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丿 丶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yà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酽”,醋。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醶-中華大字典1、醶讀音:魚窆切,音驗,豔韻。盧感切,音搓,感韻。楚檻切,音䑎,豏韻。釋文:酢漿也。見《說文》。
2、醶讀音:兩減切,音臉,豏韻。釋文:~䤘。醋味。見《廣韻》。
3、醶讀音:虛咸切,音㰹,咸韻。釋文:鹵味。見《集韻》。
4、襍讀音:音未詳釋文:~磧。地名。《五代史四夷附錄》:自仲雲界西始涉磧~。無水。掘地得溼沙。置之胷以止渴。
〔按康熙字典云。卽鹻之譌〕。
5、釅讀音:魚窆切,音驗,豔韻。釋文:
❶醶或字。《集韻》:醶。說文、酢漿也。或从嚴。
❷醋味厚。見《廣韻》。
❸茶味厚也。〔蘇轍詩〕:食飽山茶~。
❹凡色濃厚者皆曰~。〔戴叔倫詩〕:雲霞色~禪房衲。
6、鹹讀音:胡纔切,音咸,咸韻。釋文:
❶銜也。北方味也。見《說文》。《王注》:以曡韻說之。~味長。故銜而咀味之。
❷苦也。見《爾雅釋言》。《義疏》:~極必苦。故淮南墬形篇云。鍊苦生~。
❸地名。《春秋僖十三年》: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曹伯于~。
〔注〕:~、衞地。東郡濮陽縣東南有~城。〔當在今山東濮縣境〕。
❹通作醎。《白虎通五行》:水味所以醎何。是其性也。
7、鹹讀音:音減,豏韻。釋文:鹵~。鹽土之名。《本草綱目》:~有二音。音咸者、潤下之味。音減者、鹽土之名。後人作鹼作鹻是矣。
〔按鹵~生河東鹽池。說詳鹼字。又有作灰~。亦名石~。据本草綱目說。出山東濟南等處。彼人采蒿蓼之屬。開窖浸水。漉起晒乾。燒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麵二三斤。久則凝淀如石。連汁貨之四方。澣衣發麵。又今浣濯用之肥皂法。以動物油及輕養化鈉或輕養化鉀并煑化合而成。實含~性。故亦名~。又凡~性之原質。化學家以鋰、鈉、鉀、銣、鏭、五種爲~金族。英文Alpalimetals〕。鋍、鎂、鈣、鎴、鋇、銧、六種爲~土金族。英文Alkalieearthmetals。
醶
《説文》:“醶,酢खŤٟ。从酉,僉聲。”
(一)yàn 《廣韻》初檻切,上檻初。又《集韻》魚窆切。談部。
醋。《説文·酉部》:“醶,酢खŤٟ。”《廣雅·釋器》:“醶,酢也。”
(二)liǎn 《廣韻》力減切,上豏來。
〔醶䤘〕醋味。《廣韻·豏韻》:“醶,醶䤘,醋味。”《集韻·豏韻》:“醶,醶䤘,酢味。”
(三)xiān 《集韻》虚咸切,平咸曉。
卤味;卤。《集韻·咸韻》:“醶,鹵味。”《五音集韻·咸韻》:“醶,鹵也。”
(四)jiǎn 《蜀語》音減。
同“ਢѢ\u001D。卤水。明李實《蜀語》:“鹵水曰醶。ਢѥЌ。”清光緖年修《叙州府志·風俗》:“糟鹵水曰醶。”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àn
1、[醶水]yàn shuǐ
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