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
拼音
dū s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ū的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拼音为si的字基础解释
指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的官署。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都司-中華語文大辭典都司ㄉㄨ ㄙdūsī職官名:1.唐、五代、宋時的尚書省(尚書都省)的左右司。因其為尚書省各司總匯,故稱。2.明代都指揮使司的簡稱。為一省掌管軍事的最高官署。3.清代綠營軍的武官,位於參將與游擊之下,分領營兵。
都司-辞源3【都司】㊀官署名。1. 隋稱尚書省爲都省,置左右司稱都司。都司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品同諸曹郎,掌都省之職。見 文獻通考五二 職官六 歷代郎官。2.指都指揮使司。掌一方之軍政。元設都指揮使司,明 洪武八年十月詔各都衛並改爲都指揮使司,凡改都司十三。行都司三,職位甚重。見 續文獻通考六一 職官十一 諸路將官、清文獻通考八八 職官考十二 準部新疆職官。㊁官名。清綠營軍官,武職正四品,次於遊擊。另外,土官中設有土都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ū sī
1、毕都司脸色铁青,一双三角眼棱光四射,身子微微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