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之豕
拼音
liáo dōng zhī s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iáo的字 拼音为dōng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liao的字 拼音为dong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古称猪。比喻少见多怪。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
之:助词。表示领属关系,在名词或代词后。
豕:猪。
词典解释
辽东之豕-中华成语大词典辽东之豕
【拼音】:liáo dōng zhī shǐ
解释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
《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示例
考据之功,非书不可;子贫士也,势不能购尽天下之书,偶有所得,必为~。 ★清·袁枚《再答黄生》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出处
《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引证
唐-谢观--《越裳献白雉赋》:欲以明诚上答,敢以遐阻为词。作献靡辽东之豕,不缁殊墨子之丝。
清-袁枚--《再答黄生》:考据之功,非书不可;子贫士也,势不能购尽天下之书,偶有所得,必为辽东之豕。
明-张邦奇--《与良甫弟》:人之患在多己而略人。辽东之豕、燕山之石,为世所嗤久矣。惟明者则不然。
清-杨钟羲-卷六-《雪桥诗话续集》:翁矜其所见,而忽其所未见,是以予为辽东之豕也。
故事
唐-谢观--《越裳献白雉赋》:欲以明诚上答,敢以遐阻为词。作献靡辽东之豕,不缁殊墨子之丝。
清-袁枚--《再答黄生》:考据之功,非书不可;子贫士也,势不能购尽天下之书,偶有所得,必为辽东之豕。
明-张邦奇--《与良甫弟》:人之患在多己而略人。辽东之豕、燕山之石,为世所嗤久矣。惟明者则不然。
清-杨钟羲-卷六-《雪桥诗话续集》:翁矜其所见,而忽其所未见,是以予为辽东之豕也。
造句
liáo dōng zhī shǐ
1、考据之功,非书不可;子贫士也,势不能购尽天下之书,偶有所得,必为辽东之豕。
接龙
豕而负涂 涂歌巷舞 舞态生风 风雨对床 床上迭床 床下安床 床上施床 床头金尽 尽智竭力 力穷势孤 孤军独战 战战业业 业荒于嬉 嬉皮笑脸 脸红筋暴 暴衣露盖 盖棺定论 论功封赏 赏贤使能 能柔能刚 刚正不阿组词
近义词
liáo dōng zhī shǐ
1、[蜀犬吠日]shǔ quǎn fèi rì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