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
拼音
rǔ笔顺
一 丿 一 一 𠄌 丿 ㇏ 一 亅 丶“辰”横画平行、均匀,竖提端正,捺画舒展。“寸”竖钩端正,偏右,大小适中。注意把握好重心。
同音字
拼音为rǔ的字 拼音为ru的字基础解释
1.耻辱(跟“荣”相对):羞~。屈~。奇耻大~。 2.使受耻辱;侮辱:折~。~骂。丧权~国。 3.玷辱:~没。~命。 4.谦辞,表示承蒙:~临。~承指教。详细解释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 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辱,耻也。——《说文》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又如: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耻辱和损害);辱残(受耻辱和残害)
使…受辱;侮辱
南辱于楚,寡人耻之。——《孟子·梁惠王上》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
我见相如,必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足以辱晋;辱邈(辱没,玷辱);辱抹(辱末,辱灭,辱模,辱么,辱莫);辱没(玷污,玷辱);辱玷(玷辱);辱污(玷辱)
埋没
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左传·襄公三十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唐· 韩愈《杂说四首》
谦词。承蒙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辱游(对朋友的自称谦词);辱子(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辱临(对他人来临的敬词。有屈尊枉驾之意);辱知(谦辞。受人赏识或提拔);辱蒙;辱临;辱赐;辱承指教;辱荷(承蒙)
压下去,挫
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
污浊;混浊 。
如:辱行(污秽的行为)
隆重;厚
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辱举其死。——《管子》
黑
大白若辱。——《老子》
通“溽”。湿润
土润辱暑。——《礼记》
〈名〉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辱-中華語文大辭典辱辱ㄖㄨˋrùㄖㄨˇrǔ1.恥辱(與「榮」相對)。[例]榮~︱屈~︱忍~含垢。2.侮辱;使受到恥辱。[例]喪權~國︱凌~。3.辜負;玷汙。[例]不~使命︱~沒︱~身。4.謙辭。用於對方的動作行為前,表示承蒙。[例]~蒙|~賜教︱曩者~賜書。
辱-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辱㈠辰310ㄖㄨˋrù名羞恥。《說文解字.辰部》:「辱,恥也。」如:「恥辱」。《左傳.襄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副謙辭,有承蒙之意。如:「辱臨」、「辱蒙惠顧」。《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動①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史記.卷八八.蒙恬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②羞辱。如:「喪權辱國」。《左傳.昭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辱㈡辰310(又音)ㄖㄨˇ(又音)rǔ㈠之又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rǔ
1、[侮辱]wǔ rǔ
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人格。遭受~。
2、[忍辱负重]rěn rǔ fù zhòng
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3、[辱没]rǔ mò
玷污;使不光彩: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决不~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4、[辱骂]rǔ mà
污辱谩骂。
5、[羞辱]xiū rǔ
1.耻辱。 2.使受耻辱:~了他一顿。
6、[耻辱]chǐ rǔ
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蒙受~。莫大的~。
7、[屈辱]qū rǔ
受到的压迫和侮辱。
8、[荣辱]róng rǔ
光荣和耻辱:~与共。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
9、[受辱]shòu rǔ
受到侮辱或羞辱:无故~。当场~。
10、[凌辱]líng rǔ
欺侮;侮辱:~弱小。受尽~。
11、[污辱]wū rǔ
使别人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12、[欺辱]qī rǔ
欺负;凌辱:受尽~。
13、[玷辱]diàn rǔ
使蒙受耻辱:~祖先。~门户。
14、[折辱]zhé rǔ
侮辱。
15、[辱贶]rǔ kuàng
犹惠赐。《左传·隐公十一年》:“君若辱貺寡人,则以 滕 君为请。”《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16、[詈辱]lì rǔ
詈骂侮辱。
17、[黜辱]chù rǔ
贬斥受辱;贬斥侮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臣乏素能,或所不任,况在忧年,必取黜辱。”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不可触犯人家的宗教,只有异教徒是不妨黜辱的。”
18、[辱到]rǔ dào
犹言屈尊降临。《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
19、[辱井]rǔ jǐng
井名。
20、[笞辱]chī rǔ
拷打而使受辱。
21、[谇辱]suì rǔ
辱骂。
22、[贻辱]yí rǔ
使蒙受羞辱。
23、[點辱]diǎn rǔ
点污;辱没。晋 束晳《补亡诗·白华》:“鲜侔晨葩,莫之点辱。”宋 苏辙《辞起居郎状》:“杜紘 虽才性鄙妄,点辱华要,而罪恶未著。”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六:“况摭无影之事,形於奏牘之间,媟褻至尊,点辱士类,此小辈餂刃,祇自伤耳。”
24、[辱贱]rǔ jiàn
受侮辱轻视。
25、[截辱]jié rǔ
截肢与凌辱。
26、[辱举]rǔ jǔ
谓违背自然法则而行事。
27、[痛辱]tòng rǔ
极大的耻辱。
28、[摧辱]cuī rǔ
摧折,侮辱。《汉书·鲍宣传》:“丞相 孔光 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 出逢之,使吏鉤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魏元忠 以摧辱二 张,反为所构,云结少年为耐久朋。”《三国演义》第四七回:“盖 係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梁启超《论近世国民之竞争及中国前途》:“民无爱国心,虽摧辱其国而莫予愤也。”
29、[裁辱]cái rǔ
犹凌辱。
30、[幸辱]xìng rǔ
犹言承蒙。
31、[陷辱]xiàn rǔ
陷害凌辱。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吾即呼舍吏责列,不答而走,反为憾恚,妄相陷辱,至六月初,遂作盲书,便见诬谤。”
32、[损辱]sǔn rǔ
1.犹玷污。 2.对别人来信或所惠诗文的敬辞。意谓对方不惜贬抑身份。
33、[辱台]rǔ tái
唐 代官场旧例:御史大夫往往拜相,如任命御史大夫百日内而改由他人拜相,则视为御史台之耻,谓之“辱臺”。
34、[亲辱]qīn rǔ
谦词。犹言屈驾亲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宋 之盟,君实亲辱。”
35、[窜辱]cuàn rǔ
奔逃而遭难。
36、[挞辱]tà rǔ
鞭打侮辱。
37、[丑辱]chǒu rǔ
耻辱。
38、[萃辱]cuì rǔ
劳苦和屈辱。萃,通“悴”。
39、[楚辱]chǔ rǔ
苦痛与耻辱。《后汉书·王允传》:“﹝ 张让 ﹞怀协忿怨,以事中 允。明年,遂传下狱。会赦,还復刺史。旬日閒,復以它罪被捕。司徒 杨赐 以 允 素高,不欲使更楚辱。”李贤 注:“楚,苦痛。”
40、[媿辱]kuì rǔ
指耻辱的行为。
近义词
反义词
rǔ
1、[荣]róng
1.草木茂盛:欣欣向~。本固枝~。 2.兴盛:繁~。 3.光荣(跟“辱”相对):~誉。~耀。虚~。~获冠军。 4.姓。
2、[宠]chǒng
1.宠爱;偏爱:得~。别把孩子~坏了。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