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
拼音
biàn笔顺
丶 一 丶 丿 一 一 丿 𠃋 𠃋 ㇀ 丶 一 丶 丿 一 一 丨中窄且短,左右宽长。左“辛”下撇不能写成竖画,撇对上点。“纟”稍高。右“辛”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biàn的字 拼音为bian的字基础解释
1.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à)~。~子(a.发辫;b.像辫子的东西;c.喻把柄,如“抓~~”)。 2.像辫子的东西:蒜~。详细解释
交织,编结。也作“编”
辮,交也。——《说文》
织绳曰辮。——《通俗文》
女子头发辫而不垂。——《梁书·西北诸戎传》
又如:辫发(将头发编成辫子;用作满族代称);辫髻(编发成辫,再盘成髻)
发辫。分股编紧的头发
解辫请职。——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梳小辫儿
像辫子一样的条状物 。
如:蒜辫儿;草帽辫儿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辫-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辮
辫-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辫子
青丝
发
乌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iàn
1、[辫子]biàn zi
1.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梳~。 2.像辫子的东西:蒜~。 3.比喻把柄:抓~。揪住~不放。
2、[发辫]fà biàn
长发编绕而成的辫子。
3、[小辫儿]xiǎo biànr
短小的辫子,也泛指辫子。
4、[辫蒜]biàn suàn
采收蒜头时,把蒜秧子与大蒜一起编成辫子一样,三十头左右为一辫,成品就叫做蒜辫、也叫蒜辫子。然后架干晾晒至7成--8成干时储存或者销售。
5、[辫髻]biàn jì
用辫子盘成的髻。
6、[解辫]jiě biàn
解散发辫。旧时少数民族多结发辫,解辫谓改用 汉 人服饰,以示归诚。
7、[髫辫]tiáo biàn
垂髫与辫髻之时。指幼年。
8、[辫群]biàn qún
满足某些辫关系的有限生成群。
9、[南辫]nán biàn
古指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其俗编发为辫,故称。
10、[辫发]biàn fà
1.即辫子。晋 左思《魏都赋》:“有客祁祁,载华载裔,岌岌冠縰,纍纍辫髮。”《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南谓北为 索虏”元 胡三省 注:“索虏 者,以北人辫髮,谓之索头也。” 2.借指编发为辫的少数民族。《宋书·王僧达传》:“辫髮凶诡,尤宜裁防。”宋 王禹偁《籍田赋》:“恩流於孝弟力田,德被於雕题辫髮。”参见“辫子”。
11、[辫绳]biàn shéng
1.分股交叉编成的像发辫一样的绳子。 2.扎发辫用的头绳。
12、[绦辫]tāo biàn
髮辫。
13、[马尾辫]mǎ wěi biàn
一种发式,头发在脑后扎成一束,像马尾。
14、[百岁辫]bǎi suì biàn
指小男孩留的小辫子,在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这一习俗至今在许多区域还流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