轹
拼音
lì笔顺
一 𠃋 丨 ㇀ 丿 ㇄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1.车轮碾轧。 2.欺压:凌~。详细解释
车轮碾压
轹,车所践也。——《说文》
徒车之所轥轹。——司马相如《上林赋》
值轮被轹。——张衡《西京赋》
又如:轹人(车轮辗轧行人。指行车撞人)
滚压;碾压 。
如:轹谷(碾压稻谷等粮食)
欺凌,威胁、恐吓
刻轹宗室。——《汉书·酷吏传》
以众暴寡,以智欺愚,以富轹贫。——康有为《大同书》
又如:轹刍(踩踏草料。比喻欺凌百姓);轹蹙(欺凌);轹蹸(欺凌践踏)
超过 。
如:轹古(超越古人)
经历 。
如:轹历(经历);轹四代(经历四代)
刮;撞击 。
如: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难)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轹-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轢
轹-漢語大字典轹
轹“轢”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ì
1、[躏轹]lìn lì
践踏碾压;蹂躏。
2、[輘轹]líng lì
车轮碾压。比喻践踏,欺压。
3、[觝轹]dǐ lì
犹触犯。清 薛福成《送吴南屏游庐山序》:“福成 因得与闻绪论,兼读先生之诗文。及所箸书,拨华咀真,觝轢前哲,其道可师,而其气又可亲也。”
4、[震轹]zhèn lì
震动压倒。
5、[轧轹]zhá lì
1.亦作“轧鑠”。辗压,滚压。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海青辗》:“海青辗,以石为辊轴,轧轢穀粒者。”茅盾《色盲》:“我只是一粒废铁,偶然落在这大机械中,在无数量的大轮小轴中间被搬动被轧轹罢了。”《花城》1981年第6期:“转辙时,我听到车轮和钢轨摩擦时发出的刺耳的轧铄声。” 2.倾轧,欺凌。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若者持 波兰 分离之主义,若者持 芬兰 独立之主义,互相衝突,互相轧轢,凌杂不可言状。”李大钊《平民主义》:“在此等国家,各个市民均得觅一机会以参与市府国家的生活,个人与国家间絶没有衝突轧轢的现象。”
6、[辚轹]lín lì
1.车轮辗轧。 2.引申指欺凌。
7、[閵轹]lìn lì
践踏辗滚。
8、[轹蹸]lì lìn
欺凌践踏。
9、[抵轹]dǐ lì
犹触犯。
10、[刻轹]kè lì
欺凌;摧残。
11、[轹蹙]lì cù
欺凌。蹙,同“蹴”。
12、[凌轹]líng lì
1.欺压:~乡里。 2.排挤:~同人。‖也作陵轹。
13、[輮轹]róu lì
践踏碾轧。輮,通“蹂”。
14、[轹籍]lì jí
欺凌,践踏。
15、[轹弦]lì xián
唐 宋 大曲名。
16、[辗轹]niǎn lì
碾压。
17、[驳轹]bó lì
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18、[轥轹]lìn lì
1.车轮辗过。 2.践踏;欺凌。 3.超过。 4.象声词。车行声。
19、[跨轹]kuà lì
见“跨躒”。
20、[淩轹]líng lì
1.干犯,欺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凌轢宗室,侵犯骨肉。”明 张居正《与楚抚赵汝泉言严家范禁请托书》:“家人僕辈,颇闻有凴势凌烁乡里,溷扰有司者,皆不能制。”《明史·湖广土司传·施州》:“高罗 安抚常倚势凌轢,侵夺其土地人民。” 2.超越,压倒。南朝 梁 锺嵘《诗品·总论》:“元嘉 中,有 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艷难踪,固已含跨 刘 郭,凌躒 潘 左。”唐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躒 白猿公。”凌躒,一本作“凌轢”。《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五·沧溟集》:“然 攀龙 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轢一时。”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一章二:“攀龙 才力富健,凌鑠一时。”
21、[轹刍]lì chú
踩踏草料。比喻欺凌百姓。
22、[轹釜]lì fǔ
犹轑釜。
23、[陵轹]líng lì
同“凌轹”。
24、[蹂轹]róu lì
欺压侵害。
25、[富轹万古]fù lì wàn gǔ
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26、[轹古切今]lì gǔ qiē jīn
轹古切今的意思是压倒古人,超绝当今世人。
27、[轹跞辚辚]lì luò lín lín
象声词。形容清脆而急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