躧
拼音
xǐ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一 丨 𠃍 丶 一 丨 𠃍 丶 丶 一 丿 𠃍 丨 丨 一 一 𠄌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xǐ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1.鞋(a.舞鞋;b.无后跟的小鞋;c.草鞋)。 2.趿拉着:“胜之~履起迎。” 3.踩,踏:“看不见地下,~了一条绊脚索。” 4.漫步。 5.追踪。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躧足1926ㄒㄧˇxǐ名①舞鞋。《說文解字.足部》:「躧,舞履也。」②草鞋。《戰國策.燕策一》:「燕趙之棄齊也,猶釋敝躧。」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去天下若遺躧。」③沒有跟的鞋子。《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女子彈弦跕躧。」唐.顏師古.注:「躧字與屣同。屣謂小履之無跟者也。」動①拖著鞋走。同「屣」。《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勝之躧履起迎。」唐.顏師古.注:「躧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②踩、踏。《水滸傳.第三二回》:「看不見地下,躧了一條絆腳索。」《西遊記.第一七回》:「我推倒了黑風山,躧平了黑風洞。」
躧-中華大字典1、躧讀音:鄰知切,音離,支韻。所綺切,音縰,紙韻。釋文:
❶舞履也。見《說文》。
❷步也。見《集韻》。
2、躧讀音:所綺切,音縰,紙韻。所蟹切,音灑,蟹韻。所寄切,音縰,寘韻。釋文:
❶草履也。《國策燕策》:猶釋敝~。
❷小履之無跟者。《漢書地理志》:女子彈弦站~。
❸履不著跟曰~。《漢書雋不疑傳》:~履起迎。《師古注》: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言其遽也。
❹徐行皃。見《文選司馬相如賦注》引《蒼頡》。
❺躡也。見《莊子讓王》引《三蒼解詁》。
❻周屣。見《漢書地理志顏注》。
❼同蹝。《文選司馬相如賦》:蹝履起而彷徨。
〔注〕:蹝與~音義同。
3、躧讀音:所寄切,音頼,寘韻。釋文:屣或字。《集韻》:屣。履不躡跟。一曰。徐行不履。或作~。
4、屣讀音:所綺切,音溚,紙韻。所寄切,音頼,寘韻。釋文:
❶履也。見《玉篇》。
❷小履也。《漢書郊祀志》:如脫~耳。
❸弊履也。《呂覽觀表》:視舍天下若舍~。
❹屩也。見《廣雅》。
❺履不躡跟也。《後漢崔駰傳》:憲~履迎門。
〔注〕:~履、謂納履曳之而行。言怱遽也。
❻同躧。《漢書地理志》:女子彈弦跕躧。
〔注〕:躧字與~同。~、謂小履之無跟者也。《如今之拖鞵》。
5、蹝讀音:所綺切,音縰,紙韻。釋文:
❶躡也。一曰。~、鞮屬。鞮、革履也。見《桂本說文遺文》。《桂注》:李善注長門賦引。案張衡七盤舞賦。歷七盤而屣躡。屣、當作~。
❷草履也。《孟子盡心》:猶棄敝~也。
❸躧或字。《集韻》:躧。舞履也。或从徙。
6、雑釋文:躧或字。見《說文足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ǐ
1、[跕躧]diǎn xǐ
见“跕屣”。
2、[躧绳]xǐ shéng
杂技名。在悬空的长绳上行走。
3、[躧弃]xǐ qì
亦作“蹝弃”。《孟子·尽心上》:“舜 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赵岐 注:“蹝,草鞋也;敝,喻不惜。”后因以“蹝弃”喻毫不足惜地加以抛弃。
4、[敝躧]bì xǐ
见“敝屣”。
5、[蹈躧]dǎo xǐ
犹舞蹈。
6、[释躧]shì xǐ
丢弃鞋子。喻舍弃微末之物。
7、[躧马]xǐ mǎ
戏曲中的跃马扬鞭动作。
8、[遗躧]yí xǐ
谓抛弃破鞋子。形容毫不珍惜。
9、[躧盘]xǐ pán
探查路径。
10、[躧看]xǐ kàn
实地探访察看。
11、[躧屣]xǐ xǐ
趿着鞋走。
12、[躧访]xǐ fǎng
查访;察访。
13、[躧缉]xǐ jī
追捕。
14、[躧蹝]xǐ xǐ
趿着草鞋走。
15、[躧舃]xǐ xì
趿着鞋走。
16、[躧水]xǐ shuǐ
1.踩水。 2.神话中神仙鬼怪具有的异术。踩着水波,行走于水面。
17、[躧踏]xǐ tà
1.践踏。 2.来到,前往。
18、[躧跷]xǐ qiāo
踩高跷。
19、[躧躧]xǐ xǐ
稀疏貌。
20、[脱躧]tuō xǐ
同“脱屣”。《史记·孝武本纪》:“嗟乎!吾诚得如 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汉 王充《论衡·非韩》:“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晋 左思《吴都赋》:“轻脱躧於千乘。”
21、[躧高蹻]xǐ gāo qiāo
亦作“蹝高橈”。杂戏名,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边走边表演。
22、[躧履起迎]xǐ lǚ qǐ yíng
xǐ lǚ qǐ yíng。
23、[邯郸躧步]hán dān xǐ bù
谓 赵 地美女的优美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