蹳
拼音
bō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 丶 丿 丿 ㇏ 𠃍 一 ㇉ 丿 ㇍ ㇇ 丶同音字
拼音为bō的字 拼音为bo的字基础解释
用脚拨开:“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两儿弃之。”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蹳 -古漢語常用詞典bō
①踢,用腳推。《漢書•夏侯嬰傳》:“常~兩兒棄之,嬰常收載行。”②,如“蹳剌”。李白《酬中都小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雙鰓呀呷鰭鬣張,~銀盤欲飛去。”
1、蹳讀音:北末切,音撥,曷韻。釋文:
❶蹎~也。見《說文》。
〔按鉉本跋下云。蹎跋也。王筠曰。小徐本作~。蹎~也。而路下又出跋篆。則後人以大徐本增之。按土部坺。卽國語之墢。以此推之。作跋爲是。玄應引蹎~也。則同小徐本。準王說。~卽跋。正字通云。與跋同。惟他書~跋多各爲音義。參閱跋字〕。
❷行也。見《玉篇》。
2、蹳讀音:北末切,音撥,蒲撥切,音跋,曷韻。釋文:足跋物也。《漢書夏侯嬰傳》:常~兩兒棄之。
3、蹳讀音:普活切,音鏺,曷韻。釋文:癹或字。《集韻》:癹。以足蹋夷艸。或从足。
4、癹讀音:普活切,音潑,曷韻。釋文:以足蹋夷草。从癶。从殳。春秋傳曰。~夷縕崇之。見《說文》。
〔按~今作芟〕。
❶除草也。見《廣韻》。
❷~骫。蟠戾相樛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崔錯~骫。
5、昊釋文:同蹳。見《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