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fán

笔顺

𠃍 丿 丿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fán的字 拼音为fan的字

基础解释

兽足:熊 ~(熊掌)。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足,番声。本义:野兽的足掌)

  2. 同本义 。

    如:熊蹯(熊掌)

  3. 兽迹

    愿食熊蹯,不获而死。——《国语·楚语》

    又如:虎蹯(虎足迹)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蹯-中華語文大辭典

蹯蹯ㄈㄢˊfán〈書〉獸類的腳掌。[例]王請食熊~而死,弗聽(《左傳‧文公元年》)。

蹯-漢語大字典


蹯(一)fán 《廣韻》附袁切,平元奉。元部。
(1)兽足掌。《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其足蹯。”郭璞注:“皆有掌蹯。”《廣雅·釋獸》:“蹯,足也。”《左傳·文公元年》:“(楚成)王請食熊蹯而死。”《戰國策·趙策三》:“人有置係蹄者而得虎,虎怒,決蹯而去。”鮑彪注:“蹯,獸足。”《晋書·張載傳》:“封熊之蹯,翰音之跖。”清顧炎武《日知録·禁錮姦臣子孫》:“(楊素)誘扇後主,卒成請蹯之釁。”
(2)兽迹。《集韻·文韻》:“蹯,獸跡。”
(二)pán
徘徊。漢蔡邕《述行賦》:“桀馬蹯而不進兮,心欝伊而憤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án

1、[绝蹯]jué fán

《战国策·赵策三》:“魏魀 谓 建信君 曰:‘人有置係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后遂以“絶蹯”喻作事权衡轻重,不因小失大。

2、[请蹯]qǐng fán

《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 商臣 ﹞以宫甲围 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縊。”后以“请蹯”指弑逆行为。《旧唐书·杨元亨传》:“摇动冢嫡,寧唯掘蛊之祸;诱扇后主,卒成请蹯之衅。”

3、[熊蹯]xióng fán

熊掌。《左传·文公元年》:“十月,以宫甲围 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縊。”三国 魏 曹植《名都篇》:“膾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宋 陆游《东窗偶书》诗之二:“万事何曾有速淹,熊蹯鱼腹自难兼。”清 赵翼《食田鸡戏作》诗:“由来雋味在翘肖,何用猩唇貛炙熊蹯胹。”参见“熊掌。”

4、[絶蹯]jué fán

1.《战国策.赵策三》:"魏魀谓建信君曰:'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后遂以"絶蹯"喻作事权衡轻重不因小失大。详细解释《战国策·赵策三》:“魏魀 谓 建信君 曰:‘人有置係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后遂以“絶蹯”喻作事权衡轻重,不因小失大。《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夫係蹄在足,则猛虎絶其蹯……何则,以其所全者重,以其所弃者轻。”李善 注:“延叔坚 曰:‘係蹄,兽绊也。’”

5、[蹯跚]fán shān

犹蹒跚。行步摇晃跌撞貌。

6、[食蹯]shí fán

谓叛臣举兵刻不容缓地诛杀君主。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 楚 大子商臣 ﹞以宫甲围 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縊。”《北史·宇文述云定兴等传论》:“率羣不逞,职为乱阶,拔本塞原,裂冠毁冕。衅深指鹿,事切食蹯。”

7、[蹯踞]fán jù

盘旋虬曲貌。

8、[虎怒决蹯]hǔ nù jué fán

关键时刻,懂得放弃,必须当机立断,拿出勇气和魄力做出决定,才能维护大局。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蹯的反义词 蹯的近义词 蹯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蹯能组什么词
  • 蹯能组什么词语
  • 蹯可以组什么词
  • 蹯可以组什么词语
  • 蹯字可以组什么词
  • 蹯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蹯字能组什么词
  • 蹯字能组什么词语
  • 蹯字开头的成语
  • 蹯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