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筌
拼音
tí qu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í的字 拼音为quán的字 拼音为ti的字 拼音为quan的字基础解释
1.语本《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蹄,兔罝;筌,鱼笱。谓语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迹象,道理与猎物才是目的。后常以“蹄筌”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迹象。 2.指水产和野味。详细解释
语本《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蹄,兔罝;筌,鱼笱。谓语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迹象,道理与猎物才是目的。后常以“蹄筌”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迹象。
《宋书·谢灵运传》:“磻弋靡用,蹄筌谁施。”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序》:“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麤,摈落蹄筌,方穷至理。” 清 毕沅 严长明 《寿王述庵联句》:“幽思吞卦画,妙解证蹄筌。”
指水产和野味。
清 赵翼 《杨桐山招饮》诗:“世人竞翊开华筵,广徵水陆穷蹄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蹄筌-辞源3【蹄筌】蹄,兔罝;筌,魚笱。爲捕兔及魚的工具。莊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荃,同“筌”。宋書 謝靈運傳 山居賦:“磻弋靡用,蹄筌誰施?”後常以蹄筌指實現某種目的之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迹象。南朝 梁釋 慧皎 高僧傳 序錄:“原夫至道沖漠,假蹄筌而後彰,玄致幽凝,藉師保以成用。”舊題 南朝 陳 姚最 續畫品 序:“自非淵識博見,熟究精麄,擯落蹄筌,方窮致理。”
蹄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蹄筌ㄊㄧˊ ㄑㄩㄢˊtí quán蹄,捕兔的器具。筌,捕魚的簍子。蹄筌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比喻事物的跡象。南朝陳.姚最〈續畫品序〉:「自非淵識博見,孰究精麤,擯落蹄筌,方窮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