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
拼音
zōng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丶 丶 ㇇ 一 一 亅 丿 丶左窄右宽。“⻊”下边右竖正对“口”的中心,两竖间距适中。“宗”横画平行、均匀,竖钩端正。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zōng的字 拼音为zong的字基础解释
脚印;踪迹:~影。失~。跟~。无影无~。详细解释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同本义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迹和声响);踪辙(踪迹)
事物的痕迹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又如:踪行(跟着走)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踪-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蹤
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蹤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ōng
1、[踪迹]zōng jì
行动所留的痕迹:各个角落都找遍了,仍然不见~。
2、[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
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3、[踪影]zōng yǐng
踪迹(指寻找的对象,多用于否定式):毫无~。好几天看不见他的~。
4、[行踪]xíng zōng
行动的踪迹(多指目前停留的地方):~不定。
5、[跟踪]gēn zōng
紧紧跟随在后面(追赶、监视等):~追击。踪:脚印。
6、[追踪]zhuī zōng
按踪迹或线索追寻:边防战士沿着脚印~潜入国境的人。
7、[失踪]shī zōng
下落不明(多指人)。
8、[仙踪]xiān zōng
1.仙人的踪迹。后蜀 顾夐《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明 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名山不远,访仙踨烟霞宿缘。”清 胡会恩《珠江杂咏》诗:“穗石 仙踪古,花田 粉泽妍。” 2.古人比升迁入朝为登仙,因借称应召赴京者的行踪。唐 刘禹锡《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诗:“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 樵客躡仙踪。十年 楚 水枫林下,今夜初闻 长乐 鐘。”
9、[迷踪]mí zōng
1.亦作“迷踪”。迷失道路。 2.见“迷踪”。
10、[影踪]yǐng zōng
身影,踪迹。
11、[萍踪]píng zōng
像浮萍那样漂泊不定的行踪:~浪迹。
12、[遗踪]yí zōng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3、[游踪]yóu zōng
游历的路线。
14、[客踪]kè zōng
旅客的行踪。
15、[余踪]yú zōng
1.亦作“餘纵”。纵,同“踪”。指他人事迹。 2.纵,同“踪”。谓传留下影响。
16、[脚踪]jiǎo zōng
脚印;踪迹。
17、[摆踪]bǎi zōng
谓摆脱牵连。
18、[旧踪]jiù zōng
旧时踪迹。
19、[人踪]rén zōng
人的踪迹。
20、[检踪]jiǎn zōng
谓深藏不出。
21、[驻踪]zhù zōng
驻足。
22、[骚踪]sāo zōng
指诗骚的风格传统。
23、[浮踪]fú zōng
1.亦作“浮踪”。踪迹不定;不定的踪迹。 2.犹漫游。 3.见“浮踪”。
24、[发踪]fā zōng
见“发纵”。
25、[霞踪]xiá zōng
仙人的行踪。
26、[比踪]bǐ zōng
比迹。三国 魏 曹植《责躬诗》:“超 商 越 周,与 唐 比踪。”《南史·王筠传》:“筠 曰:‘陆平原 东南之秀,王文度 独步 江 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说郛》卷六二引 宋 桑世昌《兰亭博议·临摹》:“宋 兴百餘年间,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絶,文章之盛遂追三代,独学书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踪 唐 室。”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庚娘》:“谁谓女子,遂不可比踪 彦云 也?”参见“比跡”。
27、[迈踪]mài zōng
谓继承、效法前人。
28、[孤踪]gū zōng
1.亦作“孤踪”。孤单。明 杨慎《存殁绝句·安公石》:“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今臣以孤踪,动輙掣肘,将安用之?”《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见他孤踪,时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着説话到一二更天。” 2.孤独的踪迹;前人遗迹。明 王世贞《鸣凤记·林遇夏舟》:“黄沙边地,孤踪久淹滞,霜径秋容老。”明 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寂寞遥天战玉龙,板扉人不到,掩寒松。路迷樵径断孤踪,修竹里,一缕炊烟浓。” 3.见“孤踪”。
29、[踪由]zōng yóu
1.亦作“踪由”。亦作“踪繇”。踪迹;行迹。唐 冯翊《桂苑丛谈·沙弥辩诗意》:“僧人大悟,追前人,杳无踪由。”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六:“﹝ 吕洞宾 诗:﹞‘卖墨年年到 鼎州,无端知府问踪由。’”《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员外去使臣房里下了状,滕大尹 差 王 七殿直 王遵,看贼踪由。” 2.原由;情由。《朱子语类》卷六八:“神则忽然如此,忽然不如此,无一箇踪由。”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息怒,听妾话踪繇。”一本作“踪由”。
30、[黏踪]nián zōng
跟踪。
31、[踪兆]zōng zhào
踪影;迹象。
32、[离踪]lí zōng
离人的行踪。
33、[踵踪]zhǒng zōng
犹接踵。
34、[盗踪]dào zōng
盗贼的踪迹。
35、[车踪]chē zōng
车迹。
36、[灵踪]líng zōng
1.指佛的庄严妙相。 2.指神灵。 3.指僧道的足迹。 4.借指僧道足迹所履之处。 5.犹墨宝。宝贵的墨迹。 6.敬称道士的手迹。
37、[寄踪]jì zōng
犹寄迹。明 赵文《过金山寺》诗:“水天楼阁影重重,化国何年此寄踪。”
38、[幽踪]yōu zōng
谓归隐。
39、[拟踪]nǐ zōng
打算达到。
40、[蹑踪]niè zōng
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