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
拼音
diē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丿 一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diē的字 拼音为die的字基础解释
1.摔:~跤。~倒。 2.下降,低落:~落。~销。水位下~。 3.顿足,跺:~足大叹。 4.疾行:~蹄而行千里。详细解释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同本义
失蹑曰跌。——《通俗文》
跌而不振。——《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
若跌而据。——《淮南子·缪称》
又如:他跌伤了;跌磕(挫折,栽筋斗);跌翻(跌倒,摔倒);跌跌滚滚(跌交打滚的样子);跌跌爬爬(连跌带爬);跌坐(身体迅速坐下)
失足。喻指犯过失
一跌将赤吾之族。——《汉书·扬雄传》
又如:跌磕(受到挫折);跌磕蹭蹬(倒霉;不顺利);跌失(闪失);跌蹼(喻指挫折和灾难)
落,降低 。
如:跌坡(陷落的坡岸);跌课(算卦,占卜)
快走 。
如:跌蹄(快步行走,赶路);跌跌(疾行)
跺脚,用脚踩踏 。
如:跌窨(顿足忍气);跌脚绊手(牵制 ;阻碍)
在文字上故作顿挫,在言语间,故作波折 。
如:跌荡放言(不受拘束,放肆谈论)
放荡不羁
肆者何?跌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行步不稳 。
如:跌蹶(跌跌撞撞);跌退(踉跄倒退)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跌-中華語文大辭典跌ㄉ丨ㄝˊdiéㄉ丨ㄝdiē1.摔倒。[例]~了一跤︱~倒了又爬起來。2.(物體)落下。[例]~入深淵︱~至谷底。3.(價格、水位等)下降。[例]油價~了︱水位下~︱行情暴~。
跌-漢語大字典跌
《説文》:“跌,踼也。从足,失聲。一曰越也。”
(一)diē 《廣韻》徒結切,入屑定。質部。
(1)失足摔倒。《方言》卷十三:“跌,蹷也。”《玉篇·足部》:“跌,仆也。”《新語·輔政》:“任杖不固則仆……(秦)以趙高、李斯為杖,故有傾仆跌傷之禍。”宋晏殊《几銘》:“小飯防饐,跬步虞跌。”叶紫《丰收》一:“天黑路滑,跌倒了又爬起来。”
(2)放荡不羁。《説文·足部》:“跌,踼也。”徐鍇繫傳:“跌踼,邁越不拘也。”
(3)差错。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二引《廣雅》:“跌,差也。”《荀子·王霸》:“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楊倞注:“跌,差也。”《後漢書·文苑傳·邊讓》:“尋聲響應,修短靡跌。”李賢注:“跌,蹉也。”《三國志·蜀志·譙周傳》“諺曰:‘射幸數跌,不如審發。’”又失误。《漢書·揚雄傳下》:“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顔師古注:“跌,足失厝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進士歸禮部》:“是時國家寧謐,百寮畏法令,兢兢然莫敢跌。”清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事機一跌,不敢言之矣。”
(4)过,过度。《説文·足部》:“跌,越也。”桂馥義證:“《周禮·大司徒》注:鄭司農云:‘景夕,謂日跌景乃中。’馥案:跌言日過中。”王筠句讀:“越者,過也。”《公羊傳·莊公二十三年》:“肆者何?跌也。”何休注:“跌,過度。”
(5)低落,下降。《徐霞客遊記·遊雁宕山日記》:“常雲南下,跌而復起,為戴辰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二回:“等你明天不去了,他們便把價錢掯住了,不肯跌。”鲁迅《书信·致曹靖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书的销路,也大跌了。”
(6)脚掌。《文選·傅毅〈舞賦〉》:“浮騰累跪,跗蹋摩跌。”李善注:“或反足跗以象蹈,或以足摩地而揚跌也……《字書》曰:‘跌,足蹠也。’”
(7)跺,用力踏地。《三國演義》第九回:“(王)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語。”《紅樓夢》第一回:“急的士隱惟跌足長歎而已。”刘白羽《政治委员·火光在前》:“马跑欢了,调皮地跌着脚,甩着尾巴转着。”
(8)弄倒。《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頭髮,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
(9)掷。明康海《離思》:“誰想燈下不準鵲聲空,再來不把金錢跌。”赵树理《福贵》四:“说得他也不好意思走开,就跟大家跌起钱来。”
(10)用手捶击。《海上花列傳》第二十回:“漱芳喘定放手,又嘆口氣道:‘我腰裏酸得來。’玉甫道:“阿要我來跌跌。’”
⑪调治颜色的一道程序。即把碗盏中留下的中色和重色加以跌荡,最后留下重色。《紅樓夢》第四十二回:“這些顔色,咱們淘澄飛跌着,又頑了,又使了,包你一輩子都彀使了。”
⑫行文的起伏和音调的顿挫。如:跌宕;腾跌。唐韓愈《岳陽樓别竇司直》:“鬼神非人世,節奏頗跌踼。”
⑬眼球突出。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周張元一腹麤而脚短,項縮而眼跌,吉頊目為‘逆流蝦蟆’。”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專愚部·蝦蟆為馬》:“伯樂令其子執《馬經》畫樣求馬,經年無似者。更求之,得一大蝦蟆。歸白父曰:‘得一馬,隆顱跌目,脊郁縮,但蹄不如,累趨。’”
(二)tú 《集韻》陁没切,入没定。
足伤。《集韻·没韻》:“跌,足傷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iē
1、[跌倒]diē dǎo
1.一头栽倒;跌在地。 2.突然地摔下。 3.比喻政治上、事业上犯错误、受挫折。
2、[跌落]diē luò
1.(物体)往下掉。 2.(价格、产量等)下降。
3、[跌足]diē zú
跺脚:~长叹。~捶胸。
4、[跌价]diē jià
商品价格下降。
5、[跌跌撞撞]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形〉形容走路摇晃不稳,像要跌倒的样子。
6、[下跌]xià diē
(水位、价格等)下降。
7、[跌幅]diē fú
(价格等)下跌的幅度:近期物价~不大。
8、[暴跌]bào diē
(物价、声誉等)突然大幅度下降:股价~。身价~。
9、[涨跌]zhǎng diē
涨跌值,用“元”做单位表示价格变动量,涨跌=今收盘-昨收盘。
10、[跌势]diē shì
(价格等)下跌的趋势:~难以抑止。
11、[跌宕]diē dàng
1.性格洒脱,不拘束;放荡不羁。 2.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乐曲起伏~。文笔~有致。
12、[看跌]kàn diē
(市场上股票、商品价格)有下跌的趋势:汽车价格~。
13、[阴跌]yīn diē
指股价进一步退两步,缓慢下滑的情况,如阴雨连绵,长期不止。
14、[跌打]diē dǎ
摔打,摔跤。元 无名氏《独角牛》第三折:“我在这露臺上,跌打相搏,争交赌筹,二年无对手了。”清 褚人穫《坚瓠秘集·舞态》:“今优人走三方、摆阵、跌打之类,皆其遗意。”
15、[狂跌]kuáng diē
指价格急剧下跌。
16、[回跌]huí diē
(价格、指数等)上涨后又往下降:物价~。
17、[跌坐]diē zuò
1.身体迅速跌落坐下。 2.戏剧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身体突然下跌,屁股着地,坐于台上。多表示激愤的感情。
18、[跌跤]diē jiāo
1.摔跟头:小孩儿学走路免不了要~。不小心跌了一跤。 2.比喻犯错误或受挫折。‖有的地区说跌跤子。
19、[跌荡]diē dàng
同“跌宕”
20、[剧跌]jù diē
陡跌。
21、[扑跌]pū diē
1.指相扑或摔跤。 2.向前跌倒:他脚下一绊,~在地上。
22、[跌失]diē shī
跌倒;闪失。
23、[跌剥]diē bāo
挫折。
24、[靡跌]mí diē
无差错,无失误。
25、[跌踼]diē táng
1.亦作“跌逿”。放浪不受拘束。 2.谓音调抑扬顿挫。 3.摇摆不定。 4.倜傥。卓异;出众。
26、[踼跌]táng diē
犹跌倒。
27、[踠跌]wǎn diē
谓手足拳曲而颠仆。
28、[跌水]diē shuǐ
渠道通过陡峻的 地面时,为避免冲刷,使渠道在某处集中下降,用砖石或混凝土建成台阶或陡坡形的衔接建筑物。
29、[踣跌]bó diē
跌仆,跌交。
30、[宕跌]dàng diē
跌宕。谓富于变化,不呆板。
31、[陡跌]dǒu diē
价格突然显著下降。
32、[跌钱]diē qián
掷钱以卜吉凶、赌输赢。明 史槃《梦磊记·卜肆奇逢》:“小浄如常祷祝跌钱介。”赵树理《福贵》五:“打村头起一个光棍家门口过,听见有人跌钱,拐进去一看,还是昨天那些青年。”
33、[蹉跌]cuō diē
失足跌倒。也比喻失误。
34、[跌折]diē shé
摔断。
35、[摩跌]mó diē
踢踏。舞蹈的一种动作。
36、[跌仆]diē pú
1.亦作“跌扑”。亦作“跌扑”。跌倒;摔跟头。《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清 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情变》第二回:“阿男 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陈荒煤《夜》:“他一动也不动地望着那个渐渐跑远了,时常跌扑到地上又爬来乱钻的影子。” 2.指武打动作之一。《九尾龟》第二回:“陈云仙 仍扮 武松,那脱靠的一场解数,觔斗跌扑,十分伶俐。” 3.遭受挫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清 戴名世《与弟书》:“丈夫雄心,穷而弥固,岂因一跌仆而忧伤憔悴,遂不復振耶!”
37、[倾跌]qīng diē
跌倒。
38、[跌退]diē tuì
踉跄倒退。
39、[跌蹏]diē tí
疾行。
40、[蹎跌]diān diē
犹跌倒。
近义词
反义词
diē
1、[涨]zhǎng
1、[涨]zhàng
升高;提高。
1.固体吸收液体后体积增大。2.充血。他的脸~得通红。3.多出;超出。把布一量,~出了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