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
拼音
fù笔顺
一 丨 一 丨 一 丿 ㇏ 丨 丶“走”横画平行,两竖相对,撇短捺长。“卜”竖画正直,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1.前往;到(某处)去:~宴。~京。 2.投身进去:全力以~。 3.古又同“讣”。详细解释
(形声。从走,卜声。从“走”的字、多与“跑”、“走”有关。本义:奔向,奔赴。多指奔向危险的地方)
同本义
赴,趋也。——《说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以赴礼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赴水则接腋持颐。——《庄子·秋水》
又如:赴履(奔赴);赴质(奔赴目标);赴助(赴救);赴急(往救急难);赴援(赴救)
前往;去;到;至,到达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赴吊(前往吊丧);赴市(到市集上去);赴考(前往应试);赴哀(奔丧);赴接(前往救援、接应)
通“讣”。报丧(古人讣告字只作赴者,取急疾之意。)
死必赴。——《礼记·文王世子》
凡崩薨,不赴则不书。——《左传·文公十四年》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齐后往。 周怒,赴于 齐曰。——《战国策·赵策三》
赴者未至,则哭于巷,哀于馆。——《仪礼·聘礼》
又如:赴闻(报丧);赴告(春秋时,各国将贵族丧亡祸福等事告诉别国。凶事叫赴,其他的事叫告。今俗称讣告)
跳进,举身投入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赴海归神(跳海而死);赴鼎(跳入汤镬而死);赴险(进入险地);赴蹈(赴汤蹈火。献身)
投身;参与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国俱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赴命(奔命,拼命努力)
合,顺应 。
如:赴拍(应合节拍);赴度(应合节拍);赴趣(钻营;迎合)
游泳 。
如:赴水(泅水,游泳)
通“仆”。向前倾跌
穷而无子者,靡得相鬻而养之,勿使赴于沟浍之中。——《管子·轻重甲》
又如:病赴(因病跌倒)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赴-中華語文大辭典赴ㄈㄨˋfù1.到某處去;前往。[例]~京︱~任︱關雲長單刀~會。2.參與;投入。[例]~湯蹈火∣挺身~戰。3.〈書〉告喪。同「訃」。[例]伯高死於衛,~於孔子(《禮記‧檀弓上》)。4.姓。
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赴 fù
① 动奔向;投向。多指投向凶险的处所或危险的事物。《信陵君窃符求赵》:“无他端,而欲~秦军。”《孔雀东南飞》:“举身~清池” ② 动前往;到。《齐桓晋文之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愬于王。” ③ 动报丧,后来写作“讣”。《左传·隐公三年》:“王平崩,~以庚戍,故书之。” ④ 动赴任。《石钟山记》:“而长子迈将~饶之德兴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ù
1、[奔赴]bēn fù
奔向(一定目的地):~战场。~边疆。他们即将~新的工作岗位。
2、[赴会]fù huì
去会场参加会;到约定的地方与人会晤。
3、[赴宴]fù yàn
去参加宴会。
4、[赴约]fù yuē
去和约会的人见面。
5、[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晋嵇康《与山 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了解救被俘 的同志,我们~,在所不辞。汤:滚开的水。蹈:踩。
6、[赴任]fù rèn
官员到某地去担任职务:离京~。
7、[赶赴]gǎn fù
赶到(某处)去:~现场。
8、[分赴]fēn fù
奔向不同的地方。
9、[开赴]kāi fù
开往;前往:一列列军车~前线。广大干部~生产第一线。
10、[赴法]fù fǎ
犹伏法。元 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若非恩人救难危,险赴法 云阳 市。”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宫婢肆逆》:“嘉靖 壬寅年,宫婢相结行弑,用绳繫上喉,翻布塞上口,以数人踞上腹绞之,已垂絶矣…… 孝烈皇后 率众入解之,立缚诸行弑者赴法。”
11、[赴考]fù kǎo
犹赶考,前往应试。
12、[赴难]fù nàn
指国家发生危难时,奋力参加拯救的工作。
13、[赴敌]fù dí
到战场去跟敌人作战。
14、[趋赴]qū fù
1.奔赴;前往。唐 柳宗元《柳州谢上表》:“臣前岁以久停官秩,去年蒙圣恩除替,便欲裂裳裹足,趍赴京师。”《西湖佳话·断桥情迹》:“刘万户 恐王命久覊,急於趋赴,遂携了夫人、女儿,同上京师。”蔡东藩《明史通俗演义》第六四回:“文华 闻寇众被围,兼程趋赴,欲攘夺 邦辅 功劳。” 2.奔告。宋 苏轼《代滕甫辨谤乞郡书》:“人臣之所患,不止於疾痛,而所忧有甚於穷窘,若不号呼於君父,更将趋赴於何人?” 3.指行步之进退。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率高冠方履,褒衣博带,趋赴俯仰,皆合规矩。” 4.为之奔走,谋求。陈独秀《国庆纪念的价值》:“我们对于一切信仰一切趋赴的事,必须将这事体批评起来确有信仰趋赴的价值,才值得去信仰趋赴,不然便是无意的盲从或无价值的迷信。”
15、[归赴]guī fù
投奔。《左传·昭公十八年》“郑 有他竟,望走在 晋”晋 杜预 注:“言 郑 虽与他国为竟,每瞻望 晋,归赴之。”《晋书·礼志中》:“﹝ 温嶠 ﹞万里投身,归赴朝廷。”
16、[赴职]fù zhí
到任就职。
17、[驰赴]chí fù
急趋;奔赴。
18、[影赴]yǐng fù
形容迅速投奔依附。
19、[赴假]fù jiǎ
销假赴职。
20、[赴时]fù shí
赶节令。
21、[赴丧]fù sāng
亲戚得报,前来吊唁。
22、[诡赴]guǐ fù
谓趋向、旨趣不同。
23、[赴机]fù jī
1.参与战事。 2.发生战事的趋势。
24、[应赴]yìng fù
接应趋援。《后汉书·西域传序》:“安帝 永初 元年,频攻围都护 任尚、段禧 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詔罢都护。”《南史·沉庆之传》:“今四方尚未知义师之举,而 劭 据有天府,首尾不相应赴,此危道也。”
25、[赴试]fù shì
犹赶考,前往应试。
26、[赴召]fù zhào
应朝廷征召。
27、[逮赴]dǎi fù
犹逮送。
28、[赴命]fù mìng
1.受命应召。 2.犹奔命。拚命努力。
29、[进赴]jìn fù
犹奔赴。
30、[云赴]yún fù
如云奔赴。形容众人奋力前往。
31、[赴诉]fù sù
奔走求告;上诉。
32、[赴市]fù shì
1.上街;到市集上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 甘氏 ,生两男矣。长 阿大 ,赴市未返;汝所见者 阿小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渐与赴市沽饮,情益款洽。” 2.谓押赴市曹斩首。 唐 司空图 《冯燕歌》:“官将赴市拥红尘,掉臂人来擗看人。传声莫遣有冤滥,盗杀 婴 家即我身。”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义娼》:“ 天顺 间, 杨昌平 俊 、 范都督 广 ,为 石亨 所搆诛,皆非其罪,二人赴市,英气不挫。”
33、[赴接]fù jiē
1.犹衔接。 2.前往救援、接应。
34、[除赴]chú fù
接受任命后赴任。
35、[赴选]fù xuǎn
1.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给事中 陈安平 子年满赴选,与乡人 李仙药 卧。夜梦十一月养蚕,仙药 占曰:‘十一月养蚕,冬丝也,君必送东司。’数日,果送吏部。”《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为着赴选未经得缺,同乡官面子上的应酬,也就减少了一半。”参见“赴銓”。 2.犹赴试。《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黄巢 一日辞了爷娘,选下了日,直往大国 长安 赴选。”元 本 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孩儿,如今黄榜招贤,试期已迫,你这般人才,如何不去赴选。”
36、[赴限]fù xiàn
限期到达。
37、[赴燕]fù yàn
见“赴宴”。
38、[雷赴]léi fù
犹奔雷。
39、[争赴]zhēng fù
争相前往。《后汉书·袁绍传》:“﹝ 绍 ﹞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唐 刘禹锡《观市》诗:“鸡鸣而争赴,日中而駢闐。”
40、[赴席]fù xí
谓作客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