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山
拼音
zhě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ě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zhe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赭山-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赭山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伐湘山树,赭其山。”
【释义】 赭山是使山空旷无草木,尽成赤土之意。
【例句】 枯海为炉,赭山为炭,尽烧愁绪。(陈德武《水龙吟·次韵寄别叶尹》3456)这里说把海水枯干了变成大炉把山上树木砍光了烧成炭,然后把愁绪尽烧掉。这是夸张的写法。
【赭山】山名。1.在今 浙江 杭州市 蕭山區東北,因土石皆赤故名。南與 龕山相對,東接 鼈子門。明代爲防 倭戍守重地。原在 錢塘江北岸,後江流改道,山在江南。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九四 紹興府一。2.又稱 小九華。在今 安徽 蕪湖市北。山有塔,塔後有 滴翠軒,爲 宋 黃庭堅讀書處。參閲 嘉慶一統志一二〇 太平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