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拼音
chì xiǎo dò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ì的字 拼音为xiǎo的字 拼音为dòu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dou的字基础解释
赤豆。详细解释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互生,花黄色。种子一般呈暗红色,可供食用及入药。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序:“戴楸叶,食瓜水,吞赤小豆七粒,皆 吴 中节物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菽》:“赤小豆入药,有奇功。”亦省称“ 赤小 ”。 宋 范成大 《立秋》诗之二:“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嚥井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赤小豆》:“此则入药用赤小者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赤小豆-中药大典赤小豆
赤小豆
Semen Phaseoli
(英)Adsuki Bean
别名 红豆、野赤豆。
来源 为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种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
采制 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性状 种子矩圆形,两端较平截,长5~7mm,直径4~6mm。表面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长约4mm,不突起。子叶两片肥厚,乳白色。
化学成分 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附注 同属植物赤小豆P. calcaratus Roxb.的种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赤小豆ㄔˋ ㄒ丨ㄠˇ ㄉㄡˋchìxiǎodòu植物名。一年生草本。莖多蔓生,葉互生,花黃色,種子也叫赤小豆,暗紅色,可食用,也可入藥。也作「紅豆」、「紅小豆」、「赤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chì xiǎo dòu
1、鲮鱼连汤同加入赤小豆汤同煲,以中火煲1小时。趁热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