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
拼音
fù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 一 一 丨 一 丨 ㇀ ㇂ 丶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见“赋”。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賦-中華語文大辭典賦赋ㄈㄨˋfù1.稅收。[例]田~|~稅|租~。2.授予;給予。[例]~予。3.人的天性;天生的資質。[例]稟~|天~。4.《詩經》六義之一。指直陳其事的表現手法。5.古代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用韻,但句式類似散文,常用於寫景敘事,也用於抒情說理,盛行於漢魏六朝。[例]楚辭漢~。6.作(詩、詞)。[例]橫槊~詩|即興~詩∣屈原放逐,乃~〈離騷〉。7.〈書〉徵收或交納(稅)。[例]歲~其二|~以重稅。8.〈書〉軍隊。[例]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也(《論語‧公冶長》)。
賦 -古漢語常用詞典fù
①賦稅。《捕蛇者說》:“更若役,複若~,則何如?”②征收賦稅。《捕蛇者說》:“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其二。”③兵賦,向居民征集的兵甲車馬等,又指士兵、軍隊。《左傳•成公二年》:“晉侯許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也’。”④陳述;表達。《揚州慢》:“青樓好夢,難~情深。”⑤吟誦。《歸去來兮辭》:“臨清流而~詩。”⑥賦詩。《鄭伯克段於鄢》:“公入而~:‘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⑦創作。《報任安書》:“屈原放逐,乃~《離騷》。”⑧文本的一種,多鋪陳,富辭藻用韻,但句式近於散文。《滕王閣序》:“登高作~,是所望於群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ù
1、[天賦]tiān fù
1、天资;资质。2、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
2、[風賦]fēng fù
1.风雅颂赋比兴的省称。唐 白居易《策林四·救学者之失策》:“俾讲《诗》者以六义风赋为宗,不专於鸟兽草木之名也。” 2.指诗歌。《隋书·音乐志上》:“教之以风赋,弘之以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