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zhēn

笔顺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ēn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

基础解释

见“贞”。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貞-中華語文大辭典

貞贞ㄓㄣzhēn1.操守堅定不移。[例]忠~︱堅~不屈。2.指女子堅守節操,守一而終。[例]~操︱~節。3.〈書〉占卜;問卦。[例]海沈金雁冷,壤兆玉龜~(明‧陳子龍〈恭謁孝陵詩〉)。4.姓。

貞-漢語大字典


²貞
〔贞〕
《説文》:“貞,卜問也。从卜,貝以為贄。一曰鼎省聲,京房所説。”郭沫若《卜辭通纂攷釋》:“古乃假鼎為貞,後益之以卜而成鼑(貞)字,以鼎為聲。金文復多假鼑為鼎……鼎貝形近,故鼎乃☀變為貞也。”
zhēn(旧读zhēng) 《廣韻》陟盈切,平清知。耕部。
(1)卜问,占卜。《周禮·春官·天府》:“季冬,陳玉,以貞來歲之媺惡。”鄭玄注:“問事之正曰貞。”又《大卜》:“凡國大貞,卜立君,卜大封。”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貞,問也。國有大疑,問於蓍☀。”清王夫之《續春秋左氏傳博議》:“故君子以恐懼修省,貞其異而弭其災。”
(2)《易》卦的下体,即下三爻。《書·洪範》:“乃命卜筮……曰貞曰悔。”孔傳:“内卦曰貞,外卦曰悔。”《左傳·僖公十五年》:“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杜預注:“巽為風,秦象;艮為山,晋象。”孔穎達疏:“筮之畫卦,從下而始,故以下為内,上為外。此言貞風悔山,知内為貞外為悔。”
(3)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釋名·釋言語》:“貞,定也,精定不動惑也。”《易·繫辭下》:“吉凶者,貞勝者也。”韓康伯注:“貞者,正也,一也。”《新書·道術》:“言行抱一謂之貞。”遼道宗《聖宗欽愛皇后哀册》:“若天之清,若地之貞,若江海之量,若日月之明。”
(4)旧称女子未许嫁曰贞。《易·屯》:“女子貞不字。”清閑齋氏《夜譚隨録·王公子》:“韋家姨夫有弱妹三人,久貞不字。”又指无牝牡之合。《淮南子·説山》:“貞蟲之動以毒螫。”高誘注:“貞蟲,細腰蜂蠃之屬。無牝牡之合曰貞。”
(5)旧称妇女“贞节”。《史記·田單列傳》:“貞女不更二夫。”《古列女傳·宋鮑女宗》:“婦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以專一為貞,以善從為順。”唐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粲粲貞女,孤生寒門。”
(6)忠,真诚。《荀子·子道》:“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太玄·交》:“齊(齋)不以其貞。”范望注:“貞,精誠也。”《鹽鐵論·錯幣》:“刀幣無禁,則奸貞並行。”
(7)正。《廣雅·釋詁一》:“貞,正也。”《書·太甲下》:“一人元良,萬邦以貞。”孔傳:“貞,正也。”《吕氏春秋·貴信》:“百工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染色不貞。”高誘注:“貞,正也。”三國魏曹植《贈丁儀王粲》:“歡怨非貞則,中和誠可經。”
(8)当。《廣雅·釋詁三》:“貞,當也。”《書·洛誥》:“我二人共貞。”孫星衍注引馬融曰:“貞,當也。”王国维《洛誥解》:“貞,當為鼎,當也。謂卜之休吉,王與周公共當之也。”《楚辭·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9)通“楨”。“貞幹”即“楨榦”,比喻骨干。《易·乾》:“貞者,事之幹也。”《論衡·語增》:“夫三公鼎足之臣,王者之貞幹也。”《資治通鑑·漢桓帝建和元年》:“失國之主,其朝豈無貞幹之臣。”胡三省注:“貞與楨同,幹與榦同。築垣牆必須楨榦,以喻立國必須賢才。”
(10)古地名。《集韻·清韻》:“ਜӯ܌地名。”宋羅泌《路史·國名紀七》:“貞,ਜӼ/u>也。貞氏宜出此。”
⑪姓。《萬姓統譜·庚韻》:“貞,見《姓苑》。宋貞德林,端平初判汀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貞的反义词 貞的近义词 貞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貞能组什么词
  • 貞能组什么词语
  • 貞可以组什么词
  • 貞可以组什么词语
  • 貞字可以组什么词
  • 貞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貞字能组什么词
  • 貞字能组什么词语
  • 貞字开头的成语
  • 貞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