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拼音
jiǎng笔顺
丶 ㇊ 一 一 丿 丨左窄右宽。“讠”点与横折提距离适中,竖段端正,对上点。“井”横画平行,间距适中;竖撇长短适度,竖画起笔比撇略高,正而直。
同音字
拼音为jiǎng的字 拼音为jiang的字基础解释
1.说:~故事。 2.解释;论述:~明。~课。这是一本~语法的著作。 3.商量;商谈:~价。~和。 4.讲求;注重:~卫生。~政策。 5.就某方面说:~念书他不行,~干活可是一把手。 6.古又同“斠()(jiào)”。详细解释
(形声。从言,冓( gōu)声。本义:和解)
同本义
讲,和解也。——《说文》
而秦未与 魏讲也。——《战国策·西周策》
与魏讲罢兵。——《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以中情出,小曰閒,大曰讲。——《大载礼记·千乘》
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战国策·秦策》
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战国策·赵策》
又如:讲息(和解息争);讲贡(讲和纳贡);讲款(讲和,议款);讲盟(订盟媾和)
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道士讲火经。——唐· 李朝威《柳毅传》
讲中外之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讲颂(讲习诵读);讲读(讲习诵读);讲肄(讲习);讲肆(讲舍);讲贯(讲习);讲帷(讲堂);讲筵(讲席;讲坛。筵:古人席地而坐所铺的席)
练习;操练
田猎以讲武。——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讲武(讲习武艺)
用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评议;论说 。
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
说,用言语表达 。
如:少讲;讲学;讲析(讲话解析);讲英语;讲法语;讲倒(说妥);细讲;讲故事;这节课讲牛顿第一定律;讲课;讲章(高头讲章,八股文读本书眉上面的讲解文字)
协商、谈判 。
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
注意 。
如:讲卫生;讲质量
讲求 。
如:讲图(讲求图谋);讲团结;讲速度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讲-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講
讲-辞源3同: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ǎng
1、[听讲]tīng jiǎng
听人讲课或讲演:一面~,一面记笔记。
2、[讲课]jiǎng kè
讲授功课:他在我们学校~。上午讲了三堂课。
3、[讲解]jiǎng jiě
解释;解说:~员。他指着模型给大家~。
4、[讲故事]jiǎng gù shì
故事的述讲。
5、[蛮不讲理]mán bù jiǎng lǐ
蛮横而不讲道理。
6、[讲话]jiǎng huà
1.说话;发言:他很会~。这次座谈会没有一个不~的。来宾也都讲了话。 2.指责;非议:你这样搞特殊,难怪人家要~了。 3.讲演的话:他的~代表了多数人的要求。 4.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于书名):《形式逻辑~》。
7、[演讲]yǎn jiǎng
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对听众发表看法或见解。
8、[讲述]jiǎng shù
把事情或道理讲出来:~事情经过。~机械原理。
9、[讲究]jiǎng jiu
1.讲求;重视:~卫生。我们一向~实事求是。 2.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翻译的技术大有~。 3.精美:房间布置得很~。
10、[讲座]jiǎng zuò
讲授某种学科或某一专题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多采用报告会、广播或刊物连载等方式进行:专题~。广播~。
11、[讲师]jiǎng shī
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名称。级别次于副教授。
12、[宣讲]xuān jiǎng
宣传讲解:~交通法规。
13、[讲堂]jiǎng táng
教室(多指较大的)。
14、[主讲]zhǔ jiǎng
担任讲授或讲演:王教授~隋唐文学。这次动员大会由他~。
15、[讲授]jiǎng shòu
讲解传授:~数学课。
16、[讲台]jiǎng tái
在教室或会场的一端建造的高出地面的台子,供人在上面讲课或讲演。
17、[讲求]jiǎng qiú
重视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满足要求;追求:办事要~效率。要~实际,不要~形式。
18、[开讲]kāi jiǎng
开始讲课、讲演或开始说书。
19、[讲坛]jiǎng tán
讲台。泛指讲演或学术讨论的场所。
20、[讲义]jiǎng yì
古指讲解经义之书。现泛指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
21、[讲学]jiǎng xué
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应邀出国~。他在这里讲过学。
22、[讲理]jiǎng lǐ
1.评是非曲直:咱们跟他~去。 2.遵从道理:蛮不~。他是个~的人。
23、[讲演]jiǎng yǎn
对听众讲述有关某一事物的知识或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登台~。他的~很生动。
24、[串讲]chuàn jiǎng
1.语文教学中逐字逐句解释课文。 2.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分段学习后,再把整个内容连贯起来做概括的讲述。
25、[讲道]jiǎng dào
宣讲宗教的道义和教规。
26、[讲评]jiǎng píng
讲述和评论:~作文。文章~。
27、[讲明]jiǎng míng
解释,说明。
28、[讲价]jiǎng jià
讨价还价。
29、[讲清]jiǎng qīng
说清。
30、[讲习]jiǎng xí
1.讲授和学习:~班。 2.研习:~学问。
31、[讲法]jiǎng fǎ
jiǎng fǎ的又音。义同“讲法jiǎng fǎ”。
32、[讲稿]jiǎng gǎo
讲演、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
33、[讲经]jiǎng jīng
1.讲说儒家经义。《晋书·礼志下》:“魏 正始 中,齐王 每讲经遍,輒使太常释奠先圣先师於辟雍,弗躬亲。”《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 颖达 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詔褒美。”清 黄宗羲《陈夔献墓志铭》:“於嗟 夔献,立会讲经,十年之后,人物峥嶸。” 2.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正法华经·安行品》:“佛语傅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麤行。” 3.指讲说道教经义。清 焦循《送郡太守尹公归里序》:“县役 聂兆何 者,诡称道士,率妻子占据 东岳庙,讲经高会,诱妇女入寺,里之愚民,不惜供以钱粟。”
34、[讲和]jiǎng hé
结束战争或纠纷,彼此和解。
35、[播讲]bō jiǎng
通过广播、电视进行讲述或讲授:~评书。~英语。
36、[讲情]jiǎng qíng
替人求情,请求宽恕。
37、[讲史]jiǎng shǐ
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主要讲述历史上朝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篇幅较长,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38、[讲论]jiǎng lùn
1.谈论;议论:她从不在背地里~别人。 2.论述:这是一本~戏剧的书。
39、[讲花]jiǎng huā
相传佛祖论法,感动天神,诸天落下各色香花,谓之“讲花”。因用以形容说法之妙。
40、[讲错]jiǎng cuò
暂未释义
近义词
jiǎng
1、[说]shuō
1、[说]yuè
1、[说]shuì
1.用话来表达意思。2.解释。3.言论;主张。4.责备;批评。爸爸~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谁呢?。
同“悦”。
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
2、[道]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3、[谈]tán
1.说话或讨论:漫~。面~。~思想。二人~得很投机。 2.所说的话:奇~。美~。无稽之~。 3.姓。
4、[叙]xù
1.说;记述:~别。~事。 2.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