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翁
拼音
shuāi wē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uāi的字 拼音为wēng的字 拼音为shuai的字 拼音为weng的字基础解释
1.老翁。宋 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宋 陆游《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2.披着蓑衣的老翁。宋 辛弃疾《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详细解释
老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 陆游 《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衰翁-汉语大词典衰翁(I)老翁。
●宋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陆游《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衰翁(II)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辛弃疾《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系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一桔两衰翁
【出典】 唐·牛僧孺《玄怪录》:“有巴邛人,不知姓,家有桔园,因霜后,诸桔尽收,余有二大桔,如三四斗盎。巴人异之,即令攀摘,轻重亦如常桔。剖开,每桔有二老叟,须眉皤然,肌体红润,皆相对象戏,身仅尺余,谈笑自若。剖开后,亦不惊怖,但与决赌。赌讫,叟曰:‘君输我海龙神第七女发十两、智谅额黄十二枚、紫绢帔一副。……后日于王先生青城草堂还我耳。’又有一叟曰:‘王先生许来,竟待不得。桔中之乐,不减商山,但不得深根固蒂,为摘下耳。’又一叟曰:‘仆饥矣!须龙根脯食之。’即于袖中抽出一草根,方圆径寸,形状宛转如龙,毫厘罔不周悉。因削食之,随削随满。食讫,以水噀之,化为一龙。四叟共乘之,足下泄泄云起,须臾风雨晦冥,不知所在。巴人相传云:百五十年已来如此,似在隋唐之间,但不知指的年号耳。”(据《太平广记》卷四○《巴邛人》引)
【释义】 唐人传说,约在隋唐之间,某巴邛人桔园中结二巨桔,大如容三、四斗之缶,每桔中各有两位尺余长的老翁对下象棋,以仙界之物为赌注,并能以草根化龙,乘龙飞遁。后人因用此事咏遥逍世外的神仙生活,也借以咏下象棋。
【例句】 乱来风日自美,一桔两衰翁。(刘辰翁《水调歌头·寿晏云心》3236)这里以桔中的仙翁为喻,说自己同晏云心有时下象棋遥逍度日。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uāi wēng
1、衰翁花甲早闲过,坐待明君巧扮妆。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shuāi wēng
1、[壮丁]zhuàng dīng
旧时指青壮年的男子(多指达到当兵年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