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之会
拼音
yī shang zhī hu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huì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基础解释
指国与国间以礼交好之会,相对"兵车之会"而言。详细解释
- 【解释】: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 【出自】:《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按字解释
衣裳: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之:助词。
会:集会,会盟。
词典解释
衣裳之会-中华成语大词典衣裳之会
【拼音】:yī shāng zhī huì
解释
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出处
《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君奉王命,以临诸侯,安用兵车?请为~。”
近义词
衣裳盟会
反义词
兵车之会
语法
作宾语;用于交往等
衣裳之会指国与国间以礼交好之会,相对“兵车之会”而言。
●《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
●《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楚成王举目观览,牍中叙合诸侯修会盟之意,效齐桓公衣裳之会,不以兵车。”
●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狐裘黄衣以裼之》:“若韦弁属兵事,孔子仕鲁,未尝与邻国交战,夹谷乃衣裳之会,何韦弁之有哉!”
出处
《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引证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一八回-《东周列国志》:君奉王命,以临诸侯,安用兵车?请为衣裳之会。
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狐裘黄衣以裼之》:若韦弁属兵事,孔子仕鲁,未尝与邻国交战,夹谷乃衣裳之会,何韦弁之有哉!
故事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一八回-《东周列国志》:君奉王命,以临诸侯,安用兵车?请为衣裳之会。
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狐裘黄衣以裼之》:若韦弁属兵事,孔子仕鲁,未尝与邻国交战,夹谷乃衣裳之会,何韦弁之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