蠰
拼音
náng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náng的字 拼音为nang的字基础解释
〔蟷~〕见“蟷”。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蠰-康熙字典蠰
【申集中】【虫字部】 蠰
★【唐韻】【集韻】【正韻】𠀤式亮切,音餉。【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長角,體有白點,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爲齧髮。
★又師莊切,音霜。義同。
★又【廣韻】如兩切,音壤。【爾雅·釋蟲】土螽,蠰谿。【註】似蝗而小,今謂之土𧎩。
★又【集韻】奴當切,音囊。蟷蠰。詳蟷字註。
★又如陽切,音穰。義同。 亦作𧖒。
1、蠰讀音:奴當切,音囊,如陽切,音穰,陽韻。釋文:怃~也。見《說文》。
〔按怃~、不過也。爾雅釋蟲注、蟷~、螗蜋別名。蟷與怃同〕。
2、蠰讀音:式亮切,音餉,漾韻。師莊切,音霜,陽韻。釋文:蟲名。《爾雅釋蟲》:~、齧桑。
〔注〕:似天牛。角長。體有白黏。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爲齧髮。
〔疏〕:~、一名齧桑。
3、蠰讀音:如兩切,音壤,養韻。釋文:~谿也。《爾雅釋蟲》:土螽~谿。
〔注〕:似蝗而小。今謂之土蕡。
〔疏〕:土螽一名~谿。
4、舯釋文:同蠰。見《字彙》。
5、懅釋文:蠰本字。見《說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áng
1、[蟷蠰]dāng náng
螳螂的别名。
2、[蠰溪]náng xī
蚱蜢。
3、[螳蠰]táng náng
亦作“蟷蠰”。见“螳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