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zhōng

笔顺

丿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基础解释

〔螽斯〕昆虫。种类很多。体窄长,绿或褐色,触角细长,雄虫以翅摩擦发声,善跳跃。大多是植物害虫。

详细解释

〈名〉

  1. 虫名。蝗类的总名 。

    如:螽水(虫灾及水灾)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螽-中華語文大辭典

螽螽ㄓㄨㄥzhōnɡ參見【螽斯】。

螽-中華大字典

1、螽讀音:之戎切,音終,東韻。釋文:蝗也。見《說文䖵部》。《段注》:爾雅有蛗~、草~、蜤~、蟿~、土~。皆所謂~醜也。蜤~、詩作斯~。亦云~斯。毛許皆訓以蜙蝑。皆~類而非~也。惟春秋所書者爲~。
2、婓釋文:螽或字。見《集韻》。
3、閩讀音:職戎切,東韻。釋文:蝗也。从䖵。锋聲。锋、古文終字。見《說文䖵部》。
 〔按~隸變作螽。螽行而~廢矣〕。
4、栩釋文:古螽字。見《玉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ōng

1、[螽斯]zhōng sī

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有的种类无翅,雄虫的前翅有发音器,雌虫尾端有剑状的产卵管。善于跳跃,一般吃其他小动物,有的也吃植物,是农林害虫。

2、[螽涝]zhōng lào

虫灾及水灾。《北齐书·文宣帝纪》:“戊申,詔 赵,燕、瀛、定、南营 五州及 司州 广平、清河 二郡,去年螽涝损田,兼春夏少雨,苗稼薄者,免今年租赋。”

3、[斯螽]sī zhōng

即螽斯。触角细长,振翅善鸣。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绿螽斯等。

4、[螽水]zhōng shuǐ

虫灾及水灾。

5、[蛗螽]fù zhōng

蝗类的总名。一说,蝗子。

6、[蝗螽]huáng zhōng

即蝗虫。

7、[草螽]cǎo zhōng

虫名。古又称负蠜、草虫、常羊。雄者鸣如织机声,俗称蝈蝈、织布娘。

8、[蜤螽]sī zhōng

即螽斯。

9、[蟿螽]qì zhōng

虫名。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后翅大,飞时札札发声。后肢的腿节和胫节颇长,善跳跃。捕执其后肢,欲跃不得,遂作舂米之状,故俗称舂米郎。

10、[土螽]tǔ zhōng

虫名。即灰蚱蜢。

11、[阜螽]fù zhōng

蝗的幼虫。

12、[螽蝗]zhōng huáng

蝗虫。

13、[螽结]zhōng jié

如蝗虫之集结。极言人数众多而纷乱。

14、[螽螟]zhōng míng

蝗虫与螟虫。泛指虫灾。

15、[蚁萃螽集]yǐ cuì zhōng jí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16、[螽羽诜诜]zhōng yǔ shēn shēn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孔颖达 疏:“此以螽斯之多,喻后妃之子。而言羽者,螽斯羽蟲,故舉羽以言多也。”后因以“螽羽詵詵”比喻夫妇和睦,子孙众多。明 无名氏《四贤记·媒议》:“但只願螽羽詵詵,掌上珠還。”亦省作“螽羽”。明 屠隆《昙花记·定兴开宴》:“螽羽逮下,鷄鳴相夫。貴以無驕,美能不妒。”

17、[虫鸣螽跃]chóng míng zhōng yuè

《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蟲,趯趯阜螽。”郑玄 注:“草蟲鳴,阜螽躍而從之。”后因以“蟲鳴螽躍”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旧唐书·太宗纪论》:“礎潤雲興,蟲鳴螽躍。雖 堯 舜 之聖,不能用 檮杌、窮奇 而治平;伊 吕 之賢,不能爲 夏桀、殷辛 而昌盛。”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螽的反义词 螽的近义词 螽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螽能组什么词
  • 螽能组什么词语
  • 螽可以组什么词
  • 螽可以组什么词语
  • 螽字可以组什么词
  • 螽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螽字能组什么词
  • 螽字能组什么词语
  • 螽字开头的成语
  • 螽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