蜆
拼音
xiǎ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xiàn的字 拼音为xian的字基础解释
见“蚬”。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蜆-中華語文大辭典蜆蚬ㄒ丨ㄢˇxiǎn軟體動物名。生活在水中,殼近圓形或三角形,表面有輪紋,肉可供食用,殼也可磨粉入藥。
蜆-漢語大字典蜆
〔蚬〕
《説文》:“蜆,縊女也。从虫,見聲。”
(一)xiàn 《廣韻》胡典切,上銑匣。又苦甸切。元部。
蝶类的幼虫。常以丝悬于草木枝叶及屋壁间,故又名缢女或缢虫。《爾雅·釋蟲》:“蜆,縊女。”郭璞注:“小黑蟲。赤頭,喜自經死,故曰縊女。”郝懿行義疏:“按:今此蟲吐絲自裹,望如披蓑,形似自懸,而非真死。舊説殊未了也。”《易林·井之隨》:“蜆見不祥,禍起我鄉。”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縊女,蟲也。一名蜆。長寸許,頭赤身黑恒,吐絲自懸。”
(二)xiǎn 《廣韻》呼典切,上銑曉。
(1)软体动物。蚬科。介壳圆形或心脏形。表面有轮状纹。产于淡水中。《廣韻·銑韻》:“蜆,小蛤。”《北史·劉臻傳》:“性好啗蜆,以音同父諱,呼為扁螺。”唐皮日休《笭箵》:“但聞鰕蜆氣,欲生蘋藻衣。”宋歐陽修《奉答聖俞達頭魚之作》:“蟲鰕淺水間,蠃蜆如山積。”
(2)蜑家小姑娘的简称。清張心泰《粤游小志》:“蛋户……其女大者曰魚娣,小曰蜆妹。魚大而蜆小,故娣曰魚而妹曰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