蛷
拼音
qiú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一 亅 丶 ㇀ 丿 ㇏ 丶同音字
拼音为qiú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基础解释
〔~螋〕蠼螋一类的昆虫。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蛷-辞源3【蛷】13画 5319·9 qiú ㄑㄧㄡˊ 巨鳩切,平,尤韻,羣。幽部。㊀多足蟲。卽蚰蜒。説文作“Ԣ\u001D。蛷螋,又叫٨۷、蚑蛷、蝫蛷。唐 韓愈 昌黎集八 城南聯句詩:“癭頸閙鳩鴿,蜿垣亂蛷蠑。”參閲 清 王念孫 廣雅疏證 釋蟲。㊁指患蠼螋瘡。淮南子 説林:“曹氏之裂布,蛷者貴之。”注:“楚人名布爲曹,今俗間以始織布繫著其旁,謂之曹布,燒以傅蝫蛷瘡,則愈,故蛷者貴之。”
蛷-中華大字典1、蛷讀音:巨鳩切,音仇,尤韻。恭於切,音拘,魚韻。釋文:
❶本作肠。《說文䖵部》:肠。多足蟲也。
〔按字亦作綌、~〕。
❷瘡也。《淮南說林》:曹氏之裂布。~者貴之。
〔注〕:曹布燒以傅蝫~瘡則愈。故~者貴之。
2、求讀音:渠尤切,音裘,尤韻。
〔按~本古文裘。見說文裘部。段玉裁云。加衣爲裘。而~專爲干請之用。亦猶加草爲蓑。而衰爲等衰之用也。參閱裘字〕。釋文:
❶貪也。《論語子罕》:不忮不~。
❷責也。《論語衞靈公》:君子~諸己。
❸猶務也。《禮記曲禮》:君子行禮。不~變俗。
❹招來也。《禮記學記》:~善良。
❺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
〔疏〕:用安治民爲~而等之。
❻取也。《孟子公孫丑》:勿~於心。
❼請也。見《穀梁定元年傳》。
❽猶得也。《淮南說山》:若爲土龍以~雨。芻狗待之而~福。
❾猶問也。《呂覽貴公》:上志而下~。
❿終也。見《爾雅釋詁》。
⓫索也。見《集韻》。
⓬~之爲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辭也。見《穀梁隱三年傳》。
⓭有~。請賕也。見《書呂刑惟求釋文》引《馬注》。
⓮要~。猶要結也。《楚辭哀時命》:下垂釣於谿谷兮。上要~於僊者。
〔按要~今爲常用語。畧與請~同義〕。
⓯~牛。《周禮牛人注》:~牛。禱於鬼神所~福之牛也。
⓰~黽。竹類也。見《管子地員注》。
⓱流~。國名。《北史流求國傳》:流~國居海㠀。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
〔按流~今作琉球〕。
⓲山水名。《山海經中山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山。~水出於其上。潛行其下。
⓳姓也。漢~仲。
3、求讀音:恭于切,音拘,虞韻。釋文:蛷省文。《集韻》:肌蛷。蟲名。或省。
4、綌釋文:肠或字。見《說文䖵部》。
5、肠釋文:綌本字。見《說文䖵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ú
1、[蚑蛷]qí qiú
即蠼螋。也称蓑衣虫。
2、[蛷螋]qiú sōu
蠼螋,俗称蓑衣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