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得水
拼音
jiāo lóng dé shu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āo的字 拼音为lóng的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shuǐ的字 拼音为jiao的字 拼音为long的字 拼音为de的字 拼音为shui的字基础解释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详细解释
- 【解释】: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 【出自】:《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示例】:西伯夸官先饮宴,~离泥沙。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 -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按字解释
蛟龙:古代传说中能发洪水、兴云雨的龙。
得:获得,得到。
水: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千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
词典解释
蛟龙得水-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蛟龍得水
蛟龙得水-辞源3同:蛟龍得水
出处
《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引证
北朝北齐-魏收-七三-《魏书·杨大眼传》:(大眼顾谓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终不复与诸君齐列矣。
明-吾丘瑞--《运甓记·七·帅闻宾贤》:他报国摅忠已有阶,明是蛟龙得水,雕鹗乘风,桃李逢栽。
唐-李商隐--《代李玄为东兆公祭萧侍郎文》:及春闱献艺,会府试才,骐骥出尘,蛟龙得水。
明-许仲琳-第二十回-《封神演义》:西伯夸官先饮宴,蛟龙得水离泥沙。
故事
北朝北齐-魏收-七三-《魏书·杨大眼传》:(大眼顾谓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终不复与诸君齐列矣。
明-吾丘瑞--《运甓记·七·帅闻宾贤》:他报国摅忠已有阶,明是蛟龙得水,雕鹗乘风,桃李逢栽。
唐-李商隐--《代李玄为东兆公祭萧侍郎文》:及春闱献艺,会府试才,骐骥出尘,蛟龙得水。
明-许仲琳-第二十回-《封神演义》:西伯夸官先饮宴,蛟龙得水离泥沙。
造句
jiāo lóng dé shuǐ
1、刘丽到生物研究所去工作了,这一下她真如蛟龙得水,大可以施展一番了。
2、一到报社,他立即如蛟龙得水,大展拳脚。
3、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4、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
5、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
6、巫丹青跳入山泉之中,她本体是水火蛟,到了山泉之中,自然是如蛟龙得水。
7、反之,如果能为其营造广阔的公共管理空间,岂不正如猛虎插翅、蛟龙得水。
8、我观此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必是有大机缘者,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蛟龙得水一飞冲天。
接龙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jiāo lóng dé shuǐ
1、[如鱼得水]rú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2、[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3、[飞黄腾达]fēi huáng téng dá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反义词
jiāo lóng dé shuǐ
1、[怀才不遇]huái cái bù yù
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2、[虎落平阳]hǔ luò píng yáng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3、[蛟龙失水]jiāo lóng shī shuǐ
比喻英雄失去凭借。《资治通鉴·後唐庄宗同光二年》:“ 崇韜 ( 郭崇韜 )鬱鬱不得志,與所親謀赴本鎮以避之。其人曰:‘不可,蛟龍失水,螻蟻足以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