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雀之报
拼音
shé què zhī b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é的字 拼音为què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 拼音为que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基础解释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 汉 高诱 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杨宝 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 宝 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後汉书·杨震传》 李贤 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報”为报恩的典故。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蛇雀之報。”详细解释
- 【解释】: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 汉 高诱 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杨宝 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 宝 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後汉书·杨震传》 李贤 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報”为报恩的典故。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蛇雀之報。”
按字解释
蛇:一种爬行动物。
雀:鸟名。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报:报答。
词典解释
蛇雀之报-中华成语大词典蛇雀之报
【拼音】:shé què zhī bào
解释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后以之为报恩的典故。
出处
据载: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另载: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博,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
示例
曾不闻吐珠衔环,效~。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
近义词
蛇珠雀环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故事
传说隋侯外出时,看见一条大蛇受伤从中间断开,他给蛇上药救了蛇一命。第二年大蛇衔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杨宝幼年时,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击伤,杨宝将黄雀带回家疗伤,伤好后就飞走了。第二天有一个黄衣童子拿四枚白玉环来报答他
蛇雀之报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
●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
李贤注引《续齐谐记》。
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
出处
宋·欧阳修《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引证
现代-韩酉山--《秦桧研究》:敢图恩托,曲赐优容,倘此身得全樗栎之生,则他日敢忘蛇雀之报。
清-周亮工--《赖古堂集·二四·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倘此生未填沟壑,则蛇雀之报,讵能一刻忘。
故事
现代-韩酉山--《秦桧研究》:敢图恩托,曲赐优容,倘此身得全樗栎之生,则他日敢忘蛇雀之报。
清-周亮工--《赖古堂集·二四·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倘此生未填沟壑,则蛇雀之报,讵能一刻忘。
造句
接龙
报应不爽 爽然若失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母以子贵 贵贱无常 常备不懈组词
近义词
shé què zhī bào
1、[蛇珠雀环]shé zhū què huán
同“ 蛇雀之報 ”。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小人之説不止蛇珠雀環之可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