薻
拼音
zǎo笔顺
一 丨 丨 丶 丶 ㇀ 𡿨 𡿨 𡿨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ǎo的字 拼音为zao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藻”。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薻-辞源3【薻】18画 4419·4 zǎo ㄗㄠˇ 子晧切,上,晧韻,精。宵部。水草名。同“藻”。周禮 春官 巾車:“薻車薻蔽。”注:“薻,水草,蒼色。以蒼土堊車,以蒼繒爲蔽也。”
薻-中華大字典1、薻讀音:子晧切,音早,晧韻。釋文:水艸也。見《說文》。《互詳藻字》。
2、藻讀音:子晧切,音早,晧韻。側絞切,音爪,巧韻。〔俗作尉〕。釋文:
❶薻或字。見《說文》。
〔按詩召南采蘋傳。~、聚~也。陸疏。~、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種。其一種、葉如雞蘇。莖大如箸。長四五尺。其一種、莖大如釵股。葉如蓬蒿。謂之聚~〕。
❷文采也。《文選曹植七啟》:華~繁縟。
❸猶飾也。《後漢郭符許傳贊》:識深甄~。
❹文辭也。《漢書叙傳》:摛~如春華。
❺~玉。玉有符彩者。《山海經西山經》:其中多~玉。
❻~率。以韋爲之。所以藉玉也。《左桓二年傳》:~率鞞鞛。
❼~舟。畫舟也。〔文選顏延年詩〕:天儀降~舟。
❽同繰。《禮記明堂位》:山節~梲。《釋文》:~、本作璪。
❾通繅。《周禮司几筵》:五席莞~次蒲熊。《釋文》:~、本作繅。
❿同璪。《禮記云藻》:天子玉~。《釋文》:~、本作繅。
⓫姓也。南北朝有~重。見《正字通》。
3、釡釋文:薻本字。見《說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ǎo
1、[凫薻]fú zǎo
见“鳧藻”。
2、[海薻]hǎi zǎo
见“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