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柔吐刚
拼音
rú róu tǔ g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róu的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gāng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rou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gang的字基础解释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详细解释
- 【解释】: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按字解释
茹:吃。
柔:柔软,柔弱。与“刚”相对。
吐:使东西从口中吐出。
刚:坚硬。
词典解释
茹柔吐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茹柔吐剛
茹柔吐刚-中华成语大词典茹柔吐刚
【拼音】:rú róu tǔ gāng
解释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出处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示例
梁启超《中俄交涉与时局之危机》:“利用我~之劣根性。”
近义词
柔茹刚吐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欺软怕硬
出处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引证
唐-房玄龄等-七一-《晋书·熊远传》:帝每叹其忠公,谓曰:“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到,可谓王臣也。”
宋-陆游--《上殿札子》:若夫虐茕独,畏高明,茹柔吐刚,而能使天下治者,自古未之有也。
西晋-陈寿-八-《三国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书》:茹柔吐刚,非王者之道也。臣等虽鄙,诚窃耻之。
唐-房玄龄等--《晋书·元帝纪》:当官软弱,茹柔吐刚。
故事
唐-房玄龄等-七一-《晋书·熊远传》:帝每叹其忠公,谓曰:“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到,可谓王臣也。”
宋-陆游--《上殿札子》:若夫虐茕独,畏高明,茹柔吐刚,而能使天下治者,自古未之有也。
西晋-陈寿-八-《三国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书》:茹柔吐刚,非王者之道也。臣等虽鄙,诚窃耻之。
唐-房玄龄等--《晋书·元帝纪》:当官软弱,茹柔吐刚。
造句
接龙
刚柔相济 济窍飘风 风雨交加 加人一等 等闲之辈组词
近义词
rú róu tǔ gāng
1、[柔茹刚吐]róu rú gāng tǔ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