苩
拼音
pā笔顺
一 丨 丨 丿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bó的字 拼音为bo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葩”。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苩-中華大字典1、苩讀音:薄陌切,音白,陌韻。釋文:姓也。百濟有~氏。見《集韻》。
2、苩讀音:披巴切,音皅,麻韻。釋文:萉省字。《集韻》:葩。說文、華也。或省。
3、葩讀音:普巴切,音皅,麻韻。釋文:
❶華也。見《說文》。《通訓定聲》:按謂簋之麗采美盛。聲類。~、取其盛皃也。
❷蓋之金華也。《文選張衡賦》:轙琱輿而樹~兮。
〔注〕:獨斷曰。乘輿車皆羽蓋金華。
❸~華。分散也。《文選木華賦》:~華踧沑。
❹紛~。盛多貌。《文選馬融賦》:紛~爛漫。
4、葩讀音:于波切,歌韻。釋文:花貌。《文選嵇康賦》:若眾~敷榮曜春風。
〔注〕:古本、~字爲花貌。郭璞曰。~爲古花字。今讀音于彼切。字林、音于彼切。張衡思玄賦曰。天地烟熅。百草含~。鳴鶴交頸。雎鳩相和。以韻推之。所以不惑。〔據此則兩于彼皆于波之譌。今訂正〕。
苩
苩(一)bó 《集韻》薄陌切,入陌並。
姓。《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十二:“(百濟國)大姓有八族,謂沙氏……苩氏。”
(二)pā 《集韻》披巴切,平麻滂。
同“葩”。《集韻·麻韻》:“葩,《説文》:‘華也。’或省。”